第10章颜杨最新章节-免费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颜杨作品-小说大全-七猫免费小说-七猫中文网

第10章
书名: 山高水长 作者: 颜杨 本章字数: 5552 更新时间: 2024-11-26 09:58:37

第一次离家远行,竟让我紧张得不能自已,就好像长久被捆缚的手脚突然放开时那般惊疑不定、茫然无措,总感到小肚子胀胀的,不时要腾空那里一会儿就积满的水。司机拍拍我的肩膀,笑着说:“别把肩膀端着,放松!你去念书又不是去坐牢,有什么好紧张的。”直到我看到了一排排耸立的楼房,喧闹熙攘的街道,摩肩接踵的人群,我的心情才终于安静下来。

哦!这就是城市,我是属于这里的。

我还没来得及去感受城市的味道,城市这幅画本就被老师生硬的手无情地合上了。一场紧张的、残酷的战斗打响了,这是一场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腥杀戮的战斗,却更加具有威慑力,这是与自身命运的抗争与较量,是未来人生之路的抉择之战,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更加深远。

班主任云老师是一位五十多岁、身材矮胖、左脸明显大于右脸、说话爱偏脑袋的语文老师,他自称有二十多年的教龄,更有带毕业班的丰富经验,他相信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我们以最佳的学习成绩和最饱满的学习激情向自己的目标冲刺。

云老师首先对我们进行了颠覆性的洗脑,对我心灵的震撼是巨大的。

他讲了“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鲤鱼是生活在水里的普普通通的鱼,它们非常羡慕既能上天又能入海的龙,

但是要想成为龙,必须跳过龙王设置的龙门,只要跳过了龙门,鲤鱼就能从普通的鱼脱胎变成超凡脱俗的龙,可是龙门太高,要跳过去,必须经过艰苦的训练。有的鲤鱼不能忍受长期训练之苦,半途而废了;有的鲤鱼每天虽然坚持训练,却并不用心,也不勤奋,总想寻找一条跳跃龙门的捷径,它们也没有成功;只有一小部分鲤鱼踏踏实实,勤学苦练,每天坚持不懈,终于有一天,它们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有了回报,它们跳过了龙门,变成了令鲤鱼们都很羡慕的非凡的龙。他们不仅有上天入海的超凡本领,还能化解人间灾难,被人们视为高贵的象征加以

祟敬。

有个同学举手发言:“鲤鱼们为什么不请求龙王把龙门降低一点,让它们都能够轻松、顺利地跳过去,都成为龙不是更好吗?”

云老师问:“大家都变成了龙,跟大家都不是龙的时候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呢?都跳过去了,龙门也就形同虚设。”

云老师严肃地说:“真正的龙门是不能降低的,要想真正找到龙的感觉,还是去跳那座没有减低高度的龙门。”

我心里想:我一定要做一条龙,即使大学的门槛比龙门还要高,我也要跳过去,即使大学的门再小,里面的容量再有限,我也要削尖脑袋钻进去,我已经别无选择,既然走出了刘湾,我就不可能再回头。感谢上苍给了我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这个机会是上苍对我这个山村穷小子的眷顾,我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决不辜负,决不轻言放弃。我不愿做明河里一条普通的鲤鱼,我要做一条遨游四海的蛟龙。

云老师说:“有人会说:革命工作不分贵贱,清洁工也是人干的。不错,但是,那是别人的事,有的人什么也不会只有扫大街,而你们,明明能当元帅,为什么只当个士兵?明明有做龙的潜能,为什么要混在鱼群里?”

教室里一片肃穆。

云老师说:“农村的同学请举一下手。”有一半的学生举了手。老师摆摆手示意我们放下。

他问:“你们在家里穿什么鞋?”有人说穿布鞋,有人说穿草鞋,有人说不穿鞋。

云老师问:“你们穿过皮鞋吗?”大家摇头。

云老师捞起自己的裤腿,把脚架在讲台上,指着鞋说:“这就是皮鞋,冬天

穿着它保暖,夏天穿着它凉快透气,沾上灰不用水洗,上点油又是新的,穿着它既美观又舒服。你们说它好不好?”

我们都点头。

云老师说:“道理很简单,考上了大学就可以穿皮鞋,考不上大学就只能穿草鞋了。你们是想穿草鞋还是想穿皮鞋?”

云老师富于鼓动性的话让我们精神振奋,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谁都认为自己是条出类拔萃的鲤鱼,谁都不怀疑自己即将会变成一条龙,大学好像就在咫尺,纵身一跃就可能进去了。

可是我对自己的前景并不乐观,在尖子生汇集的重点中学,我所有的辉煌历史都显得太苍白、太不值一提,这个学校有获得过全国数学竞赛的亚军,有省作文竞赛的优胜奖获得者,有县级各种奖项获得者,而我所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偏僻山区,连这些名目众多的竞赛名称都不清楚,更谈不上有谁参加了。我忽然感到我的生活比别人少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恰恰是一个人的瑰丽人生的组成部分,而我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精彩,我的先天就注定了我的人生平淡无奇。

老师告诉我们:我们县的升学率在全省名列前茅,我们省在全国又排在前面,可想而知,我们县重点中学的重点班是什么水平。进了重点中学的重点班,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如果进入全班的前十五名,进大学就上了保险,再进人前五名,上一类大学根本没问题了。学校的名声大不大,全看重点班的升学率。

重点班的学生像珍稀动物一样享受特殊待遇和特别保护,可以不上体育课,不做课间操,也可以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食堂一星期开两次小灶,每人可以免费享受一碗骨头汤。

然而,战斗是残酷的,牺牲也是惨烈的。学校为了保证重点班的高质量,每过一段时间就要通过考试进行一次筛选,每一次筛选都会淘汰几个末位生,进来几个新面孔,我有两次都险些被淘汰。在强手如林的这个集体中,我已经没有了骄傲,没有了自信,跟他们比,我的天资太普通了,基础也很薄弱,我根本就是鱼池里一条很不起眼的小鲤鱼,要跳过龙门,我只有付出比他们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更加刻苦,更加努力。

然而,生活的困顿犹如冷峭的刀山一般横亘在面前,再一次考验着我的意志,家里给我的大米根本不够支付我一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我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解决温饱的问题上。我在学校的食堂里找了一份勤杂工的活,每天早晨四点钟,别人还在梦乡中,我便不得不悄悄起床,匆匆离开寝室,夹着书本到食堂帮师傅们准备早餐。淘米、揉面、煮粥、蒸馒头……只要是我能干的活都干,时间允许的话,我还会把中午用的菜择好、洗好。这一切,只是为了换来二十元钱的饭菜票,这二十元钱对我太重要了,它是我一个月的生活费,若有结余,我还能拿它到小卖部换一些学习用具。

尤其在冬天,这份工对我更不可缺少,当我的单薄的被褥无法抵挡住冬天的寒气,睡了一夜还手脚冰凉的我,便很希望有一个温暖的地方驱除我身上的寒意。在食堂忙上一早晨,再喝点滚烫的热粥,身上的暖气可以让我支撑整整一个上午。

我没有棉袄,整个冬天就穿着从父亲手上传下来的一件绒衣,衣服的领口和袖口已经磨损得失去了原貌,露出了絮絮拉拉的线头,没有磨损的地方也结成了厚厚的黑垢。这件衣服基本上没有了保暖的功能,冷风像冰刀一样从领口、袖口和稀松的线缝往身体里扎,我被冻得不成了人形,像虾似地整天蜷弯着腰背,舌头僵硬得话不成句,我怕老师和同学们看我的笑话,只有躲在寝室焐在被子里不敢出门,在冬天最冷的几天,我就在床上挨过的。

那些脖颈上围着厚围巾,穿戴整齐的城市学生,有着令我羡幕的家境,他们的父母给他们提供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更不用为交不起学费、买不起文具而担忧,因为这一切,所以他们骄傲,他们蔑视我的贫困。

我因为自卑而更加自尊,害怕别人看见我单薄的身体,窥视到我那颗历经磨难而脆弱的心,我只有用破旧的衣服把自己严实地包裹起来,像一匹满怀抱负又不甘驯服的孤独的困兽,表面看似平静,心里却每时每刻都在策划着冲出兽笼的行动。

临近高考的最后一学期,学习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每天晚上,教室里几乎彻夜灯火通明,女生们怕蚊子咬,不知谁想了一个绝

招,把脚泡在装满水的桶里看书。男生们在学校领导的允许下,把床搬到了教室里,因为寝室光线太暗,住宿的人又太多,下了晚自习后根本无法安静下来继续学习。

令我惊异的是,在这场与命运的殊死较量中,女生的意志比男生更坚强,耐力也比男生更持久,她们中有的人几乎没有真正意义的睡眠,无论何时,她们手中都拿着书本学习,实在疲倦得不能支撑了,才趴在桌上休息一会儿,醒来后再继续学习。

有个女生坚毅地说:“我今年再考不上,就喝农药自杀。就是死,我也不回去种地。”

她跟我有着相同的命运,她的宣言是否也预示着我的未来呢?她的话让我恐惧。

很多同学跟我一样,终日处于极度恐惧和巨大的压力之下,没有人替我们舒解,云老师依旧不断地给我们上发条,这是他多年执教的经验,人是有惰性的,关键时候需要不断激励、不断鞭策,否则就会松懈。可是他不明白发条上得太紧也会崩断。

在别人都鼓足十二分干劲准备最后的冲刺时,我却气馁、绝望了,班上有许多复读了两三年的学生,他们把我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我使出浑身解数也赶不上他们,我的成绩一直在后面徘徊,后来,老师已经没有精力关心全班同学的成绩,他们只关心前二十名学生的前途。

我变得越来越恍惚,每天早晨睁开眼,我都要对着某个东西发一阵呆,意识才慢慢回到大脑里来,才能想起来自己是在什么地方,然后还得使劲回忆自己昨天都做了什么,今天又该做什么。我怀疑自己读书读傻了,真的读成了桐油罐子。为什么我的智力越来越迟钝?学习效率越来越低?特别是走进教室,一看见讲台上那些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的复习资料,头就变大了,书上的字便一个也看不清了。

我竟怀疑自己每天拼命做那些永远做不完的题,看那些似懂非懂的书,究竟有没有意义,做这一切无非就是为了不久的将来在大学的某个角落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子,为了更远的将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和一份固定的收人,然而,饼子就那么大,抢大饼的人很多,抢到饼子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只能无功而返,为什么我非要挤得头破血流去抢那块饼子呢?难道没有那块饼,我就不能生存吗?母亲常说:人怎么样都是一辈子,什么事不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一辈子,捡破烂要饭也是一辈子,最后都会被装进那个五寸见方的小盒子里,这样一想心里就平衡了。

但是,很快我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我反复问自己:不读书,我还能做什么?我就是个桐油罐子,除了装油,别无他用,我为什么不做一个专一、执着的桐油罐子呢?

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只有那块大饼,别人能够得到,为什么我不能?难道我承认自己是个懦夫、是个失败者吗?我不服输。

大饼本来就是给少数人做的,有智慧、有勇气的人才有资格得到它,现实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得到大饼的人就是成功者,得不到的人就是失败者。我不能轻言失败,也不轻言放弃,只有去抢才有机会,才有希望,或许我能抢到一块属于我的大饼。

高考三天,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对自己缺乏信心,我完全失眠了,三天我竟然没有合过一次眼,麻木的心灵居然没有感到一丝的疲倦,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把一张张的卷子做完的,考完最后一门课,我不愿再在学校多呆一分钟,迅速打起铺盖,逃离了学校。

在摇晃的车上,望着在我身后渐渐消失的县城,我埋在铺盖卷里痛哭起来。

姐姐在年前结婚的时候,父亲怕影响我的学习,没有派人通知我,现在,我天天躲在姐姐家里蒙头大睡,为了躲避父母祈盼的眼神和村里人询问的目光。

睡累了,我就到外面走走。坐在田埂上,看着在炎炎烈日下光着黝黑的脊背、高卷着满是污泥的裤褪、整日佝偻着腰在田间劳作的庄稼汉,我的心便像压着重石一般不断下沉,考不上大学,我就跟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度过一生。

高考分数下来了,不出我所料,我落榜了。

云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阴沉着脸说:“我没想到你会考这么差,平时成绩比你差的人这次都考上了,你总结了没有,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失利了?我平时一再强调:关键时刻不能松懈,要一鼓作气,结果你倒放了气,前功尽弃。你的家庭情况我很清楚,你父母供你念书不容易,希望你能出人头地,你得对得起他们的一番苦心,对得起你这么多年的努力啊。”

我说:“我的基础不如他们,心理压力太大。”

云老师说:“这都不是理由,有压力才有动力。如果是基础差,那就再拼一

年,我还是那句话:想穿草鞋就回去种田,再别到我这儿来了;想穿皮鞋就回去好好做你父母的工作,打起精神,再给我复读一年。”

我揣着云老师给父亲的信回到家里,尽管信里有许多父亲不认识的字,他还是大概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他没说什么,从枕头底下掏出二十块钱递给我说:“去复读吧,我们丁家就指望你光宗耀祖了。”

我珍重地接过父亲的钱,默默地点点头,心里想:我要是再考不上,就不回来见你们。

于是,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斗。这一年,我家里的经济情况有所好转,我再不用到食堂做工挣饭菜票了,我也不用为没有衣服穿、没有保暖的衣服过冬而发愁了,自从姐姐结了婚,她的丈夫便成了我的物质保证,她为他买的衣服、鞋子最终都成了我身上的行头,姐夫是个老实、憨厚的人,他执行姐姐的话从不打折扣,也从来没有怨言。

新的一轮战斗,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不敢有任何杂念,我就像一匹被蒙住双眼的毛驴,机械、执着、顽强地拉磨,不管周围发生什么事都漠不关心,它的一切就是那一磐石磨和石磨里碾磨的东西,生活变得平静而单纯。

第二年的夏季,我终于不负众望,如愿考上了省城一所大学的中文系。

父亲借钱给我办了二十桌酒席,刘湾家家都派人参加了,宴席就摆在我家门前的场子上,整整三天,我家的门前像集市一样热闹,整日人来客往,鞭炮声不断,场面比村里嫁姑娘娶媳妇还要隆重、热烈。三天后,在操场上搭起的戏台,则把已经形成的欢乐气氛推到高潮。唱戏的是活跃在附近乡镇的民间戏班,是队长亲自去请来的,队长从大队的活动经费中拿出来部分作为他们的演出酬劳,因为刘湾有史以来没有出过状元郎,我不仅是我们丁家的骄傲,也是整个刘湾的骄傲。

这是队长为我家所做的惟一的、也是最大的一件好事。

父亲一激动就变得口吃,只得不说话望着人笑,母亲跑前跑后不知在忙什么,一粒米未进也不嫌饿,嘴里总是说:“人都笑饱了。”

我成了刘湾的中心,人们簇拥着我,用陌生而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好像是在注视一个刚刚从战场上凯旋归来的英雄,我则用一种处变不惊的眼光回应着他们。就在一年前,一个月前,甚至几天前,这一切都是空想,现在终于变成现实了,不,我早就预感到会有今天,我好像本来就属于另一种生活,刘湾一直没有驯服过我,我始终是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天生就应该在更广阔的天地中闯荡。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