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绑匪的目标 内容简介

第1章绑匪的目标

“姜岳升!快出来!有人找!”姥姥豪放的喊声从客厅穿透而来,打断了姜岳升手中的工作。他正在工作室里专注地给他的格斗机器人刷机。

“谁找我呀?是快递吗?”他也学着姥姥的豪放腔调,扯着脖子冲客厅喊道。

“你出来就知道了。”姜慧在厨房应声道。

听姥姥这语气,来的应该不是熟人。

姜岳升放下手中的工具,快步从工作室走出来。他先看见了姥姥在厨房忙碌的背影,接着,目光落在站在门口的一位高个子警察身上。对方正微笑着看他。

“你是姜岳升?”警察客气地问道。

“我……我是。”姜岳升有些尴尬地点头。他心里嘀咕:我也没犯法,警察来找我干嘛?

“我是湾桥派出所的,姓赵。省厅刚下发文件,要求我们对每一台格斗机器人进行当面登记。”赵警官语气柔和地解释道。

“哦……赵警官,那您进来坐吧。”姜岳升伸手示意对方到沙发上坐。他很能理解公安局的做法,格斗机器人确实有很强的杀伤力,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会危害社会治安。

赵警官在沙发上坐下,打开手中的文件夹,拿出笔,摆出了标准的调查姿势。

“小姜,你这台是什么牌子?”

“秦俑,科华产的。”姜岳升表情自信地答道。在整个DL市,像科华产的这种高端货,最多也就几十台。放眼湾桥镇,恐怕也就他这一台。

“型号。”

“GD-3F-1786。”

“我能拍张照吗?”

“可以。”

姜岳升站起身,带着赵警官走进他的工作室。赵警官一进门就吃了一惊——这间十四五平米的房间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人零件:大腿、胳膊、头部、脚,还有静电肌肉、关节、主板、控制器、线排……有的放在货架上,有的挂在墙上,有的堆在墙角。较小的器件则被放在桶或筐里。

赵警官心想,要凑齐这一屋子配件,不花个几百万肯定下不来。听说他妈妈是个科研人员,收入应该不算很高,真是舍得给儿子花钱!

“就是它。”姜岳升指着靠墙站立的那台完整的格斗机器人说道。

赵警官注意到机器人后腰有一根数据线连到茶几上的维护终端。“你在给它刷机?”他笑着问。

“没……没有,我在导数据。”姜岳升略显尴尬地回答。他觉得刷机并不是件光彩的事——据说那些利用格斗机器人抢劫的犯罪分子,都会把买来的机器人刷机。

赵警官似乎对刷机没什么兴趣,没有继续追问。他掏出手机,开始给机器人拍照。“有点逆光,我得从里面向外照。”他边说边走到窗前,顺着光线调整角度。

“需要我和机器人的合照吗?”

“不需要。”赵警官摇头。

姜岳升一时无处躲避,便拉开门出去,把赵警官单独留在工作室里。

赵警官假装拍了一张照片,趁机从裤兜掏出一只十厘米长的机械壁虎,一甩手扔在窗台下的货架上。机械壁虎迅速钻入一堆废旧零件的缝隙中。

不一会儿,姜岳升估计对方拍完了,又推门进来。

“小姜,你用手机扫一下这个二维码,然后把格斗机器人的品牌和型号填进去提交就可以了。”赵警官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张二维码牌子递过来。

姜岳升没多想,配合地掏出手机扫描。扫码窗口出现等待图标,翻转了几下却什么也没显示——此时,一个共享屏幕木马病毒已被悄然下载安装在他的手机上。从现在起,他手机屏幕上的一切都会实时传到赵警官同伙的平板电脑上。

“哦,对不起,错了,”赵警官假惺惺地说,“应该是扫这一张。”他知道姜岳升的手机已经中招了。

姜岳升有点不耐烦地扫了第二张二维码,果然出现一个界面,让他输入机器人的品牌、型号和出厂日期。他心想,公安局的人真形式主义,明明刚才已经记录过了,还非要再录入一遍。

送走赵警官后,姜岳升回到工作室。他看到系统安装进度条已经跑到85%。刚才他还担心刷机会让机器人变砖,现在看来硬件检测通过了,应该没问题了。

这台格斗机器人是姥姥两年前花十五万送他的生日礼物,要是刷废了,这笔钱可就打水漂了。他之所以冒险刷机,是因为在论坛上看到有人说这个版本有个牛逼功能——能识别对手的无效动作和假动作。据说开发这个功能的人分析了一百多种人类格斗动作,一旦对手步伐和腰胯动作不到位,系统就会判定为假动作。

如果真能这样,一周后的DL市格斗机器人联赛冠军非他莫属。赢了不仅有二十万奖金,还能获得去省里参赛的资格。

刚离开姜岳升家,赵警官就掏出手机联系同伙。

“试一下,他中招了没?”

“中了!”同伙兴奋地回答。他在平板电脑上看到了姜岳升的手机屏幕。

这位同伙是个平头男子,正躲在姜岳升家隔壁的客栈里。

“壁虎好用吗?”赵警官问。

“好用,我正在调整。”平头男回答。他通过遥控器调整机械壁虎头部的角度,从而在显示器上看到姜岳升工作室的全景。

此时,姜岳发现刷机进度条已完成,系统正在重启。他激动地想试试新系统是否像论坛上说的那么厉害。

他收起维护终端,把茶几拖到墙边,给自己绑好护具,给机器人戴上拳套,自己也戴上头盔和拳套,然后走到机器人面前命令道:“陪练模式!”

机器人抬起双拳,摆好架势:“来吧主人,动手吧!”

姜岳升左脚后撤一步,脚下发力,右脚上步,抡起左脚贴地扫向机器人的右小腿——这是个假动作。如果机器人抬腿躲闪,他就会瞬间变招为高鞭腿侧踢对方面部。

但机器人察觉到他右脚位置靠后、膝盖弯曲度不够,立刻判定这是假动作。它抓住空当,胯部前探、上身后仰,右腿变为正蹬腿,一脚踹在姜岳升肚子上。

姜岳升向后飞出,重重砸在沙发上。“停止陪练!”他急忙喊道。如果不及时制止,机器人肯定会继续追击。

他靠在沙发上喘气,摸了摸隐隐作痛的肚子——还好有护具挡着,否则肯定岔气。

“挺牛掰呀?!”他惊喜地赞叹。没想到新版本这么给力,准确识破了他的假动作。“联赛冠军肯定是我的啦!哈哈哈……!”他得意地对着空气挥了一拳。

隔壁的平头男通过显示器看到了这一幕,心里开始打鼓。他没想到姜岳升身手这么好,虽然只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却敢和比赛用格斗机器人对练。徒手制服他恐怕不靠谱,必须得用装备。

这时,姜岳升开始拆卸护具。他用牙咬开拳击手套的魔术贴,正要弯腰解小腿护具时,机器人突然发出“嘟嘟嘟”的报警声。

“什么情况?……维修模式!”他立刻直起腰命令道。这种蜂鸣报警通常意味着严重故障,必须马上处理。

他快速取下头盔,从工具架上拿来维护终端,连接到机器人后腰的接口上,点击“故障扫描”按钮。“阿弥陀佛,但愿是假报警。”他自言自语道。

扫描结果显示左臂三角肌故障。三角肌是格斗机器人故障率最高的静电肌肉,因为上肢每个动作都需要用它,而且击打时还要对抗反冲阻力。

但刚才机器人是用右脚踹的他,并没出拳呀?

“指令模式!…抬左臂!”他命令道。机器人左肩传出“吱吱”声,但左臂没动。

“指令模式!…举起左手!”他不相信机器人真的坏了,再次命令。左肩又响了几声,左臂依然没反应。

“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他沮丧地把维护终端摔在沙发上。去年他只拿了市联赛第三名,今年本想靠三万块买来的黑市版本夺冠,现在可能连参赛资格都没了。

根据经验,他不太可能在一周内修好故障。就算两天内定位问题,很可能还得网购配件,来回一折腾,一周就过去了。

“这可怎么办?”“故障跟升级新版本有关吗?”“难道是控制器信号源坏了?”“还是黑市版本有bug?要不装回老版本?”“但装回去就拿不到冠军了……”

他大脑飞速转动,思考各种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却想不出快速定位问题的方法。

“还是问问妈妈吧!”他想起在月球基地工作的妈妈。虽然不想总麻烦她,但比赛临近,不能让到手的冠军跑了。

看了眼手机,下午3点。今天是周六,妈妈在月球基地也休周末。他立即拨打视频通话。

几秒后,视频接通,出现一张稚嫩白皙的瓜子脸——白得像雪,嫩如花瓣。

隔壁的平头男在平板电脑上看到这张娃娃脸,一时有点发懵。他怀疑搞错了:这明明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怎么会是姜岳升的妈妈?难道是女同学?

“妈,出事儿了!”姜岳升喊道。

“出什么事了?”江玉的回答有一两秒延迟——月球离地球太远了。

“我机器人的三角肌突然报故障,不收缩了。”姜岳升知道月球通话话费贵,直奔主题。

“哦……可能是静电肌肉漏电了……嗯……也可能是短路。先用漏电计测量一下,看看是不是漏电了。”江玉用女学者特有的标准口音不假思索地说。她沉稳淡定的气质与娃娃脸形成巨大反差。

姜岳升早已习惯这种反差。从他记事起,妈妈每次视频都这样,像修炼了冻龄术。

平头男通过对话确认,视频里的确实是姜岳升的妈妈。可她怎么看起来像个孩子?难道开了100级美颜?

姜岳升按照妈妈指导,对机器人命令道:“维修模式!”机器人原地直立,进入维修模式。

他从工具架上拿来工具,拆下机器人肩部的皮肤和纤维层。一股烧焦味扑面而来——真有零件烧坏了。

他用螺丝刀拆开三角肌根部的接线盒,用漏电计测量两个高压电极。仪器立刻“吱吱”叫起来。

“果然是漏电了!”他激动地自言自语。“妈妈,真是三角肌漏电了!”他冲着视频大喊。

“可能是绝缘层老化了,只能换新的。”江玉微笑着耸肩。

“妈妈,你太厉害了!我还以为是电源或控制器坏了。”姜岳升尴尬地抱怨。如果只是换静电肌肉,时间还来得及,不会影响比赛。

“哈哈哈,实话告诉你,儿子!这种静电肌肉就是你老妈我发明的,地球上没人比我更了解它。”江玉得意地挑挑眉。

“啊?……是你发明的呀!?那……你怎么不用好点的绝缘材料?”姜岳升一脸怪样地抱怨。

“孩子,这你就不懂了。发明和生产是两回事,用什么材料是生产厂的事,发明人不负责材料选择。懂吗?”江玉侧过脸,假装不满地解释。

“哦哦……我明白了,妈妈,发明人卖了专利,别的就不用管了,对吧?”姜岳升略带挑衅地问。

“专利卖了,钱也不归我,算研究院的收入……傻孩子,你以为赚钱那么容易?哼!”江玉又装出生气的样子。

“哦……原来是这样啊?……妈妈,如果我在家搞发明,卖了钱是不是归我呀?”

“那是,发明人是个人的话,收入当然归个人啦。”

“妈妈,那你也教我搞发明吧!我想多赚钱,好去月球基地看你。”

“好呀!妈支持你……搞发明其实不难,多动手,说不定哪天就来灵感了。”

“好的,妈妈……话费太贵了,我先挂了,得赶紧去市场买静电肌肉凑合装上。”

“干嘛不网购?DL市市场那么小,能买到好的吗?”

“网购怕来不及,一周后就要比赛了。先挂了,妈妈。”

“早点回来,走时跟姥姥打声招呼!”江玉摆手。

“好嘞!”

姜岳升挂断视频,立刻用约车APP叫出租车。

隔壁的平头男通过平板发现姜岳升叫了车。他知道机会来了——早就准备好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停在小营村的胡同里。他立刻用平板操控那辆车接了姜岳升的订单。

几分钟后,这辆由平头男操控的出租车停在姜岳升家门口。

“姥姥,我得去趟电子市场,马上就回来!”路过厨房时,姜岳升对摘菜的姥姥喊道。

“小心点!早点回来!姥姥给你炖腊排骨。”姜慧嘱咐道。

姜岳升一出家门,就看到出租车开着门等他。他钻进车,没等门关就喊:“去下关漾濞路市场。”

“您要去的是DL市下关漾濞路电子交易市场吗?”车载系统确认询问。

“是的!”

“要到达您的目的地,需要行驶十六公里,预计三十五分钟,请您坐稳扶好,我要关车门啦。”

车门关闭,车子开动。姜岳升掏出手机玩手游。刚玩几分钟,他下意识抬头看窗外,发现不对劲——车子拐进了一条田间小路。

“傻逼,你走错啦!”他急忙大喊。

出租车毫不理会,急转弯拐进一条长满野草的小路,两旁是一人多高的玉米。急转弯让姜岳升的头猛撞在车窗上,“嘭”的一声闷响。

“你他妈怎么开的!?”他气得骂街。

车子在草丛中颠簸十几米后停下,车门和车窗同时打开。

“先生您好!已经到达您的目的地,请您下车。”系统淡定地说。

姜岳升一头雾水,大骂:“傻逼!我要去下关!你走错路啦!”

话音刚落,一个健硕的平头男子出现在车旁——似乎是从玉米地里钻出来的。对方右手握着一个壁挂式应急灯般的设备,正将喇叭口形的发射装置对准他的脸。

姜岳升想起来了,那是警用超声波枪。

“我草,你……”他没来得及躲闪,就感到头部一阵猛烈震动,接着便失去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