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影响人生路李宏最新章节-免费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李宏作品-小说大全-七猫免费小说-七猫中文网
叔父影响人生路
书名: 袁天罡神鬼莫测大智慧 作者: 李宏 本章字数: 3820 更新时间: 2024-06-24 13:40:37
父亲早逝,叔父袁守诚对于袁天罡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关于袁守诚,熟悉《西游记》的人应该对这个人有一定的印象。在《西游记》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中有对袁守诚的详细描述。
话说唐贞观十三年,长安城来了一位道士,生得相貌稀奇,仪容秀丽,在长安西门繁华大街上卖卦,名叫袁守诚。与以往那些招摇撞骗的江湖骗子不同,袁守诚算的卦非常准,可以说能知前后,善断阴阳,生意自是十分兴隆。
卖卦指为人占卜谋生。卦是古代用来占卜的工具,它是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供占测用。卜卦即算卦,包括自己为自己占卜,及向他人问卦,是占问一些事件的未来走向的一种古老方法,其源头一般认为是来自于《易经》或者《周易》。
卦字左边为两个土字,合起来念gui,圭是古人用玉做的测量长度尺子,右边为卜字,卜的一竖,表示的是古代一个长八尺的杆,上面拴一个红色的绳子,合为卜字。古代人把这根杆子放到太阳下面,用圭来测量太阳在地面上的影子,推断时间、节气、年运等。
卦是《易经》中最重要的概念。《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占卜、算卦,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占卜。据《史记》《周易》《尚书》等古籍记载,在伏羲、黄帝的传说时代,就有了占卜,原始的前兆迷信就更早了。被迷信为前兆的现象是自然界的一些偶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现象,是被古代中国人民认为不平常的、奇异的现象;其被列为前兆的面很广泛,地上动植物的变态,天象的奇异现象,气候、季节的不时,人的梦和人体变态,等等。
由此而产生的占卜形式有:虎卜、鸡卜、鸟卜、兽骨卜、竹卜、筮占、樗蒲卜、星占、相风、望气、相地、梦占、相面,等等。
被当做前兆的上述现象中,动植物方面与古代中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最有密切的关系,最早为人们所注意,是我国早年前兆迷信最发达的一个方面。
其次应是梦,因为怪梦不由自主,有时印象很深刻,经过好久也难忘,容易与一段时间所做之事的成败联系起来。天象方面,流星、彗星、日食、月食等奇异现象都被迷信为某种事情的前兆。
卜卦算命自古以来就很普遍,特别是在春秋时期,更是众多士人必学的课程。他们时常手捧《易经》参研,并时常卜卦推算。其中”韦编三绝”的曲故就是出自孔子读《易经》的故事。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
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子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经》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
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
《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易”,一是”变易”、二是”简易”、三是”不易”。变易,指变化之道,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简易,一阴一阳,囊括了万种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都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不易,虽世间的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但是有一样东西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规律;天地运行,四季轮换,寒暑交替,冬寒夏热,月盈则亏,日午则偏,物极必反,这便是规律。
万事万物的发展皆有”定数”与”变数”,定数有规可循而变数无规可循;定数中含有变数,变数中又含有定数,无论定数还是变数其大局皆不变。
易有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八卦,传说是起源于人文始祖伏羲,伏羲是三皇之首,生于陇西成纪。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袁守诚不仅精通阴阳八卦,擅长给人看相,还有一种特别的本领,就是能够算准水族的位置。他给渔夫张稍算卦,教其何时何地下网垂钓。张稍按照袁守诚的指导下网,每次都是满载而归。是故,渔夫张稍对于这位老神仙推崇备至,忍不住向樵夫李定炫耀。
不巧的是,这事儿被路边的夜叉给听到,随之传到了泾河龙王的耳朵里。泾河龙王主管泾河水族,听闻自家子民被如此捕杀,自然是大为震怒。
不过泾河龙王没有找张稍的麻烦,而是认定袁守诚才是罪魁祸首。所以泾河龙王就化作白衣秀士,来到长安城,想要会一会这个袁守诚。
泾河龙王寻到卦摊前,本想当场发作,却被袁守诚先生清奇不凡的相貌所震慑,于是收了轻视之心,向袁守诚问上一卦。
泾河龙王很清楚,对于一个算卦先生而言,没有什么是砸招牌更好的驱离之法了。只要袁守诚算的卦不准,那么他就没底气再待在长安城了。于是泾河龙王上来不打也不闹,只是让袁守诚给算一下次日的天气。
先生问曰:”公来问何事?”
龙王曰:”请卜天上阴晴事如何?”
先生即袖传一课,断曰:”云迷山顶,雾罩林梢。若占雨泽,准在明朝。”
龙王曰:”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
先生道:”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龙王笑曰:”此言不可作戏。如是明日有雨,依你断的时辰数目,我送课金五十两奉谢。若无雨,或不按时辰数目,我与你实说,定要打坏你的门面,扯碎你的招牌,即时赶出长安,不许在此惑众!”
先生欣然而答:”这个一定任你。请了,请了,明朝雨后来会。”
很明显,这是泾河龙王给袁守诚下的套子,毕竟他是这长安地界的司雨龙神,刮风下雨不都是他说了算?泾河龙王自认身为司雨龙神,那凡人袁守诚怎么可能比自己还先知道天上下雨的时辰,这场赌赛,自己定是赢了。
然而,泾河龙王终究是小瞧了袁守诚。他从长安城回到龙宫,正志得意满的盘算着,明日应该如何去羞辱那个江湖骗子时。天庭却突然传下命令,给了他一个明日于长安城布云司雨的任务,降雨的时辰与水量和袁守诚所言不差分毫。
龙王虽然大惊失色,叹这世间竟有如此通天晓地的能人,但它性情极刚烈,怎也不肯轻易服输,那争强好胜之心让它晕了头,竟然决定私下更改降雨的时辰,又克扣了雨量。
次日,龙王挨到巳时方布云,午时发雷,未时落雨,申时雨止,共降雨三尺零四十点,改了一个时辰,克了三寸八点。
雨后,龙王化为人形,径直去那袁守诚的卦摊前,一口气将卦摊砸了个稀烂,还要袁守诚立即滚出长安城。
可袁守诚只是安静地看着龙王打砸,末了冷笑一声,说道:”我小小卦摊不值钱,只怕有人犯了死罪尚不自知,我认得你,你不是什么白衣秀士,你是那泾河龙王,你私改时辰,克扣雨量,犯了天条,明日恐难免一刀!”
泾河龙王这才慌了手脚,后悔自己一时冲动,连忙跪倒在地,求袁守诚救命。
袁守诚叹道:”求我无用,明日午时三刻,你该被魏征处斩,那魏征是当朝丞相,你若能在唐王处讨个人情,尚有生路一条。”
泾河龙王拜谢袁守诚后,匆匆赶到皇宫,直待到子时,唐王李世民入梦之后,它才潜入李世民梦中,口中直叫:”陛下,救我!”
唐王吃了一惊:”你是何人?朕当救你?”
龙王道:”臣乃长安城外泾河龙王,陛下是真龙,臣是业龙,臣因犯下天条,当被陛下贤臣魏征处斩,故来拜求,望陛下救我一救!”
唐王见它苦苦哀求,心生恻隐,便答应了它:”既是魏征处斩,朕可以救你。你放心前去。”
龙王这才放心,叩谢隐去。
唐王李世民从梦中醒转,思量龙王所托,想来想去,决定明日将魏征留在身边一日,不放他出宫门半步,应可救下那龙王。
第二天,唐王退朝之后,独留下魏征一人,宣上金銮,召入便殿,先议安邦之策,再论定国之谋,拖到巳末午初时候,见魏征有些坐立不安,唐王暗笑,又命宫人取过棋枰,要与魏征下棋。魏征不敢不应,只能谢了恩,与唐王对弈。
原本李世民以为,只要把魏征拖在这里,就能救下泾河龙王。可谁知道,这魏征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来了一个入梦斩龙,泾河龙王终究还是没能逃过一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袁守诚算命的本领。袁守诚有这么高的道行,自然对年少的袁天罡影响至深。袁天罡从小便跟着叔父开始学习道术,在风水、天象等方面有所进益。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