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02法 卢梭最新章节-免费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法 卢梭作品-小说大全-七猫免费小说-七猫中文网

第八章02
书名: 世界文学名著-忏悔录 作者: [法] 卢梭 本章字数: 9312 更新时间: 2024-06-13 16:24:30

《乡村占卜者》使我完全成了一个时髦人物了。随即,在巴黎,便再没有谁比我更受欢迎的了。这个划时代的剧本的内容与我当时的交际相关。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日后的情况,我应该详细介绍一番。

我当时认识不少的人,但只有两个知己:狄德罗和格里姆。由于我总是喜欢把自己所爱之人聚在一起,所以我既然是他俩的知己,那他俩相互间也就很快成了好友了。我把他俩聚在了一起,他俩十分相投,而且相互间的关系比同我的关系更加紧密。狄德罗认识的人不计其数,但格里姆是个外国人,又是新来者,需要认识些人。我也正想为他多介绍些朋友。我已给他介绍了狄德罗,又给他介绍了戈弗古尔。我领他去舍农索夫人家,去埃皮奈夫人家,去我几乎是迫不得已才认识的奥尔巴什男爵家。我所有的朋友都成了他的朋友,这是很简单的事;可他的朋友却一个也没成为我的朋友,这就有点蹊跷了。他住在弗里森伯爵家时,常请我们在伯爵家吃饭,但弗里森伯爵也好,与格里姆过从甚密的伯爵的亲戚舍恩伯格伯爵也好,以及格里姆通过他俩而结识的男男女女也好,全都对我没有过任何的友谊和关照的表示。只有雷纳尔神父是个例外,他虽说是格里姆的朋友,但同我也很要好,在我拮据之时,曾异常慷慨地解囊相助。不过,我认识雷纳尔神父早在格里姆认识他之前。有一回,他对我非常亲切而坦诚地帮了个忙,虽说事情不大,但我却总也忘不了,从此,我便对他深有好感了。

这位雷纳尔神父确实是一个热心肠的朋友。这一点,差不多就在我说的这个时期,就有明证,那是同他与之关系甚笃的格里姆有关的。格里姆与菲尔小姐来往了一段之后,突然心血来潮,意乱情迷地爱上了她,想取卡于萨克而代之。可那美人儿却自视坚贞,婉拒了这位新的追求者。于是,他便悲从中来,意欲殉情。他突然得了也许谁都没有听说过的最奇特的病。他连续地昏睡了几天几夜,大睁着眼睛,脉搏正常,但既不说话,又不吃不动,有时好像听得见别人的说话,但却不吭声,连个表情都没有,可他既不激动,也无痛苦,也不发烧,仿佛死人似的躺在那儿。雷纳尔神父和我轮流看护他。神父身体比我壮实、健康,所以他值夜班,我则值白班,反正他身边从不离人,一个没到,另一个则不会走。弗里森伯爵闻讯,忙把塞纳克请去。塞纳克仔细地检查一番之后,说是没什么事,什么方子也没给开。我因为担心朋友有所不测,便十分注意医生的表情,只见他出门时还面带笑容。可是,病人仍一连数日躺着不动,除了吃点樱桃蜜饯而外,滴水不进。那蜜饯是我不时地给放一个在他的舌头上,他咽得倒是挺顺畅的。一天早上,他突然下床,穿好衣服,恢复了日常生活,可却从未再问我。而且据我所知,也没向雷纳尔神父以及其他任何人提起过他那奇怪的嗜睡症以及我们在他病中的精心护理。

这件奇事免不了流言四起。如果歌剧女伶的冷酷竟使一个男人绝望而死,那才真是一个绝妙的故事哩。这段佳话使格里姆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很快,他便被视作集爱情、友谊以及一切情感于一身的奇人。他因此而在上流社会大受青睐,你请我邀,从而也就疏远了我这个他一向认为只不过是聊胜于无的朋友。我看得出他是准备完全抛开我了,因为我对他的热烈情感深藏不露,而他对我则表现在一张嘴上。他在社会上取得成功我很开心,但我却不愿意他竟然忘掉自己的朋友。有一天,我对他说:“格里姆,您冷落我,这我能原谅。当喧嚣一时的成功的最初陶醉过去之后,您觉得空虚无着时,我希望您回到我的身边来,您将会看到我始终是您的朋友。眼下嘛,您也别为难,您想怎样就怎样,反正我等着您。”他说我说得很对,便照我说的做了,而且非常潇洒,以致我除了与我们共同的朋友在一起时见到他而外,就再也见不着他的人影儿了。

在他后来也同埃皮奈夫人交往之前,我俩聚会的主要地点是奥尔巴什男爵府。这位男爵是一个暴发户的儿子,家产颇丰,虽挥霍无度,但却高雅有致,常在家中接待一些文人才子,而且他自身也有知识学问,所以也无愧于那些文人雅士。他与狄德罗相交已久,在我出名之前,便通过狄德罗撮合,欲与我结交。一种本能的厌恶使我久久地没有接受他的美意。有一天,他问我为什么时,我便对他说道:“您太阔绰。”但他依然坚持,因此我们也就成了朋友。我最大的不幸就是总也听不得几句好话,而我每每因此而大吃其亏。

我一有资格便高攀为朋友的另外一位相识就是杜克洛先生。数年前,我是在舍弗莱特的埃皮奈夫人家里第一次见到他的。他同埃皮奈夫人关系很好。我们只是在一起吃了一顿午饭,他当天便又走了。但饭后,我们聊了一会儿。埃皮奈夫人跟他谈起过我以及我的歌剧《风流诗神》。杜克洛是个才华出众的人,不会不喜欢有才之人的,所以便对我产生了好感,邀请我去看他。尽管我对他仰慕已久,这次又见面晤谈,但我的胆怯、我的懒惰使我畏缩不前,因为我认为只凭他的好意就登门造访,颇觉汗颜。但是,我第一篇文章的成功以及他对此的夸奖使我鼓起了勇气,前去看他。后来,他也来看我,这样,我俩之间的友情便开始了。这友情使我始终觉得他可亲可爱,并且使我得知,除了我自己心中的感知而外,正直和操守有时是能与文学修养结合在一起的。

还有许多交往不太持久,我就不在这儿提及了。这些交往都是我最初的成功所带来的,一旦好奇心得以满足,这些交往也就到此为止了。我这个人一眼就能看穿,今儿看过之后,明儿也就没啥新鲜的了。不过,有一个女人那时挺想见我,关系也比其他的女人维持得久远,那就是克雷基侯爵夫人。她是马耳他大使弗鲁莱大法官先生的侄女;大法官的兄弟就是驻威尼斯大使蒙泰居先生的前任,我从威尼斯回来时曾去拜访过他。克雷基夫人给我写了一封信,我便前去看她,她对我非常之好。我有时在她家吃饭,在她那儿见到过好几个文人,其中有《斯巴达克斯》《巴尔恩维特》等书的作者索兰先生,他后来却成了我不共戴天的敌人,我也搞不清是什么原因,也许是我与他父亲曾经卑鄙地迫害过的一个人同一个姓氏的缘故。

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抄乐谱的人本该一天到晚干自己的那一行的,可我却偏偏有许多分心的事,使我每天既不能增加收益,也无法专心致志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因此,我余下的时间一大半都用来涂抹、刮擦错处,或者重新誊抄。这种烦扰使我日益觉得巴黎待不下去了,渴望到乡间去。我有好几次前去马尔古西住上几天,因为勒瓦瑟尔太太认识该处的副本堂神父,我们就住在他那儿,但并不使副本堂神父觉得有所不便。格里姆同我们去过那儿一次。副本堂神父嗓音好,唱得动听,尽管他不谙音乐,但他对他的那部分唱词却学得既轻松又准确。我们在那儿专门练唱了我在舍农索写的三重唱。我还按照格里姆和副本堂神父凑凑合合写出的唱词写了两三首新的三重唱。在这纯净的欢乐中写下的并演唱的这些三重唱,我竟把它们连同我所有的乐谱都撇在伍顿了,我为此而深感遗憾。达旺波尔小姐也许用它们做了卷发纸了,可它们是值得保留,而且大部分都是很好的对位法作品哪。

我很高兴地看到,在这些小小的外出旅行中,“姨妈”非常开心,我自己也心情舒畅。有一次归来之后,我极其匆忙而潦草地给副本堂神父写了一首书简诗,大家可以在我的信函集中见到它的。

我在离巴黎更近点的地方,在米萨尔先生家,还有一处极合我胃口的落脚处。米萨尔是我的同乡、我的亲戚和我的朋友,他在帕西弄了一处迷人的居所,我在那儿度过了一些很宁静的时光。米萨尔先生是个珠宝商,明智豁达,生意上赚得一笔不小的资财,并把独生女儿嫁给了经纪人和御膳房总管瓦尔玛莱特先生的公子,然后,便做出明智的决定,放弃了生意和事务,抛开了生活的烦恼,安度晚年。老好人米萨尔是一位真正的身体力行的旷达者,在自建的舒适房屋里,在亲手侍弄得非常漂亮的园子里,生活得无忧无虑。在挖掘园子的花坛时,他发现了一些贝壳化石,数量之多,令他那激奋的想象力看到大自然里只有贝壳,以致他最后真的以为宇宙间只有贝壳和贝壳的残余,以为整个地球只是含贝壳残余的泥沙了。他成天想着这些东西以及他的离奇发现,脑子发热,以致最后这些东西本会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体系,也就是说,会走火入魔,如果他不是因患一种奇特而疼痛的疾病,终被死神夺去了生命的话。他的死对他的理智来说倒是件幸事,可对于喜爱他、住在他家觉得非常舒适的朋友们来说却是天大的不幸。他是胃里长了个瘤子,日益增大,使他吃不了东西,可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没找到他吃不下的原因。这个瘤子折磨了他好几年之后,把他给活活饿死了。我每每想起这个可怜而可敬之人最后的那段时日,总不由得要揪心伤悲。勒涅普和我是看见他最后那副惨状的唯一朋友。可他就是那么痛苦,仍然很高兴地接待我俩。他当时已经是只能眼馋地看着我们在吃他为我们准备的饭菜,自己几乎连几滴淡淡的茶水都喝不进了,一喝便吐。可是,在他痛苦难耐之前的那些时日,我在他家同他结识的那些卓绝的朋友一起度过了多么欢快的时光啊!在这些朋友之中,我首推普雷沃神父。他是个非常和蔼可亲、非常朴实的人。他心地善良,作品生动感人,堪称不朽之作,而在他的脾性和在他与人相处之中,从未有过他赋予其作品的那种忧郁色彩。还有普罗高普医生,是个运气很好的小伊索。还有布朗热,是死后出版的《东方专制主义》一书的著名作者,而且我认为他把米萨尔的思想体系延伸到整个宇宙了。在女士中,有伏尔泰的侄女德尼夫人,她当时只是个善良的女性,还没假装女才子哩。还有旺洛夫人,她肯定谈不上美,但却可爱动人,唱起歌来像天仙一般。还有就是瓦尔玛莱特夫人了,她也善唱,尽管人很瘦削,但如果不是自命不凡的话,倒也还是挺可爱的。这差不多就是米萨尔先生的全部朋友。要不是我喜欢听米萨尔先生与我促膝畅谈他的贝类学的话,我本会更加喜欢他的那些朋友的,而且,我可以说,我在他的研究室工作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同他一样地对贝类学感到饶有兴味。

他早就声称,帕西的矿泉水对我的健康有益,并劝我去他家饮用。为了躲避城市的喧嚣,我终于听从了他的劝说,到帕西住了十来天,这对我大有好处,倒不是因为饮用了那儿的矿泉水,而是因为住在了乡间。米萨尔会拉大提琴,并且酷爱意大利音乐。一天晚上,我们睡前畅谈了一番意大利音乐,特别谈到我俩都在意大利看过并都非常着迷的那些喜歌剧。入夜,我睡不着,就老是在幻想着怎样才能把这类剧种移植到法国来,因为《拉贡德之爱》[8]压根儿就不是这种歌剧。清晨,我边散步,边饮矿泉水,还一边非常匆忙地作了几句所谓的诗,并配以随着诗兴而来的乐曲。我在园子高处的一个拱顶小厅里把这些全都草草地写了下来。喝茶时,我禁不住把这些曲子拿给米萨尔及其女管家,实际上很善良、很可爱的迪韦尔努瓦小姐看。我草就的三个片段:第一个是独白《我失去了我的仆人》;第二是占卜者乐曲《爱越是忧伤越是情深》;第三是《科兰,我永远雇用你》。我根本没有想到这玩意儿值得写下去,要不是他俩的喝彩和鼓励,我真的要把这堆破纸付之一炬,不再去想它们了,如同我写过的至少与之同样好的一些东西也都多次被我投进火中一样。但是他们极力地鼓励我,所以,六天工夫,我就把剧本写完了,只差几行诗句而已,而且全部乐曲也都写成了初稿,在巴黎只需来点宣叙曲和全部中音部就可以了。我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剩下的这一切,只三个星期,全剧的各场次全都誊清,可以上演了。所缺的只是那段幕间歌舞,很久以后才写出来。

这部作品的完成令我十分激奋,极其想听到它的演奏,并且恨不得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看到它关起门来,按照我的奇思异想来演出,正如人们所说的吕利[9]那样,他有一次让人为他独自一人演出了《阿尔米德》。由于我不可能有此福分,只能与公众同乐,所以,为了听到自己的作品,就必须让它能搬上歌剧院的舞台。不幸的是,该剧属于全新的类型,听众的耳朵根本就不习惯,而且,《风流诗神》的失败使我预见到,《乡村占卜者》要是以我的名义送去的话,肯定也打不响的。杜克洛替我解了围,他负责把该剧送去试演,而不道出作者是谁。为了不暴露自己,我连排练都没有去看。就连“小小提琴手们”[10]也是在全场欢呼,证明作品上乘之后,才知道其作者是谁的。所有听了演奏的人都兴高采烈。第二天,所有的社交场合全都在谈论它。宫廷娱乐总管居利先生观看了排练之后,便索要该作品,好拿去宫中演出。杜克洛深知我心,认为该剧拿到宫廷之后,就不如在巴黎那样我可以做主了,便拒绝交出剧本。居利强行索要,杜克洛坚决不给,两人闹得不可开交,以致有一天,正要从歌剧院出来的时候,要不是大家把他俩拉开,两人必将出去决斗了。有人想来找我,我便把这事推给杜克洛先生,因此,他们还得去找他。奥蒙公爵大人出面干预,杜克洛终于觉得应该向权势让步了,因此,该剧便被拿到枫丹白露去演了。

我最喜爱的、也是我最不落俗套的那一部分,就是宣叙曲。我的宣叙曲以全新的方式显出抑扬顿挫,与唱词的吐字相得益彰。人家不敢保留这种可怕的革新,生怕这会刺激那些因循守旧的耳朵。我同意让弗朗格耶和热利约特另写一个宣叙曲,但我自己却不愿插手其间。

当一切准备就绪,演出日子定好之后,有人建议我到枫丹白露去一趟,至少去看看最后的彩排。我同菲尔小姐、格里姆,好像还有雷纳尔神父,同乘一辆宫中的车子去了。彩排还算可以,比我预想的要满意得多。乐队人数很多,是由歌剧院和国王乐队的人组成的。热利约特演科兰,菲尔小姐演科莱特,居维利埃演占卜者。合唱由歌剧院的合唱队担任。我没怎么吭声。是热利约特在指挥全局,我不想对他做的事指手画脚,而且,尽管我具有古罗马人的气质,但在这些人中间,我就像个小学生似的那么害羞。

第二天是首场演出的日子,我去大众咖啡馆吃早餐。那儿已经聚了不少的人了,都在谈论头一天的彩排以及如何难以走进剧场。有一位军官也去看了,说是自己没费劲儿就进去了,把场内情景详细叙述了一通,把作者也给描绘了一番,还道出了自己都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但是,使我惊讶的是,他的这番冗长的叙述,虽然说得那么肯定、自然,但却没有一句话是真的。我觉得很显然的是,把这次彩排说得如此津津有味的这个人根本就没有去看,因为他所说的看得那么真切的作者就在他的眼前,可他却并不认识。这场滑稽戏中更奇特的是,它在我身上所起到的作用。这个人年岁已经不小了,他神态和腔调都绝无狂妄、优越之处。从相貌看,他是个有身份的人,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奖章说明他是一位前军官。尽管他恬不知耻,尽管我羞于与他为伍,但我对他却挺感兴趣。当他大撒其谎时,我满面羞红,不敢抬头,如芒刺在背。我有时心里在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认为他是弄错了,而不是存心在撒谎。最后,我生怕有人认出我来,当面戳穿他,所以,我赶忙喝完巧克力奶,一句话不说,低下头打他面前走过,尽快地跑了出去。与此同时,在场的人还在就他的议论一个劲儿地聒噪着,到了街上,我发觉自己浑身是汗,而且,我敢说,在我出来之前,有人认出我来,喊我一声的话,人们会看见我只是因为想到那个可怜虫的谎言若被戳穿会如何难堪而像个罪犯似的羞愧和不安。

我现在已处在一生中最严峻的一个关头,很难只是单纯地叙述,因为叙述本身几乎不可能不带上或褒或贬的色彩。不过,我还是要尽量不加褒贬地叙述一下我是如何做的,出于什么动机这么做的。

那一天,我的穿戴同平日里一样地随便,胡子拉碴,假发蓬乱。我把这缺乏礼貌的样子当成是一种勇敢的表现,就这副德行地走进大厅。国王、王后、王室成员和所有宫廷大臣不一会儿也驾临这一大厅。我走去坐到居利先生领我去的属于他的那个包厢。这是个临近舞台的大包厢,正对一个较高的小包厢。国王和蓬巴杜尔夫人正坐在小包厢里。我周围尽是夫人,只有我一人是男的,不难想象,我是专门被安置在这里的,好让大家看见。灯光亮起时,我看见自己这副模样,坐在全都精心打扮了的人中间,便开始感到很不对劲儿了。我在纳闷:是不是坐错了地方?自己的穿着打扮是不是恰当?惶恐不安了几分钟之后,我便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回答自己说:“没错。”这种无畏也许更多的是因为无可奈何而非出自理直气壮。我寻思,这是我该坐的地方,因为我是在看人演出我的剧本,我是被邀请来的,我正是为此而写这一剧本的,再说,没有谁比我更有权利享受自己的劳动和才能的成果。我穿得跟平时一样,既不更好也没更差。如果我又开始在某件事上屈服于舆论,那我很快就要事事迁就别人。为了永远不失本色,不管是在什么场合,我都不该因根据自己所选定的职业穿着打扮而羞惭。我外表朴素,不修边幅,但我毕竟是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胡子本身也不脏,因为那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而且,根据时尚,胡子有时候还是一种装饰哩。有人会认为我滑稽可笑,傲慢无礼。嗨,那又有什么关系!我应该学会忍受笑谑,只要我不觉得别人说得对就行了。这么小小的一番内心独白之后,我便百般坚强起来,以致必要的话,我可以英勇无畏了。但是,也许是因为君王在场,也许是人之天性使然,我在以我为对象的好奇之中所见到的只是殷勤和礼貌。我深受感动,又开始对自己、对剧本不安起来,生怕失去这似乎只想为我喝彩的极其有利的偏见。我对他们的嘲讽是有所准备的,但他们那份殷勤劲儿却是我所没有料到的,使我为之折服,以至于开始演出时,我竟像个孩子似的浑身发抖。

我很快便有理由放心了。就演员来说,演得并不好,但就音乐而言,唱得也好,演奏得也好。第一场说实在的只是属于一种感人的淳朴,但自这第一场起,我便听见各个包厢里响起了在这类剧本中从未听到过的一种惊奇、赞叹的窃议。这种激动在不断增强,很快便传染了全场观众,按孟德斯鸠的说法,就是用效果本身来增强效果。在两个可爱的人儿的那一场[11],这一效果达到了顶点。国王在场是不许鼓掌的,这就使得大家能听得一清二楚,剧本和作者因此而大受其益。我听见我四周的一些我觉得如天仙一般美丽的女士在彼此窃窃私语:“这剧真美,真动人,没有一个音符不激动人心的。”我因使得这么多的美人儿激动不已而高兴得热泪直流。到第一个二重唱时,我发现并非自己独自一人在忍不住流泪。有一会儿,我在冥思,回想起在特雷托朗家搞的那场音乐会来。这种回想使人觉得奴隶在把桂冠戴在凯旋者们的头上。但这个回忆转瞬即逝,我立即全神贯注、再不分心地享受体味自己的荣耀的那份乐趣。可我深信,此时此刻,性欲的要求要大大地高于作者的虚荣心。可以肯定,如果在场的全是男人,我也就不会像当时那样欲火攻心,想用嘴唇去承接我使之流出的那些醇美的泪水。我见过一些剧本激起过更加热烈的赞叹,但从未见过全场观众这么无一遗漏地、温馨激动地陶醉于这样一个剧本的,特别是,这是在宫廷里,又是头场演出的日子。凡是看过这个场面的人都应该记得,因为那效果是独一无二的。

当天晚上,奥蒙公爵大人让人告诉我,让我第二天十一点光景到城堡去,他要让我晋见国王。传话的是居利先生,他补充说,可能是要赐予我年金,国王想亲自向我宣布这事。

谁能相信,紧随这如此辉煌的一日而来的一夜,对于我来说,竟是一个焦虑而惶恐之夜呢?一想到要晋见国王,我的第一个念头便是想到我得常常外出应酬了。这种外出应酬当晚观剧时就让我深受其害,而且,第二天,当我在王宫的长廊或国王的房间里,同那些权贵在一起,等候陛下御驾亲临时,还会折磨着我的。这个缺点是使我避开社交、妨碍我去与女人厮混的主要原因。一想到这种应酬会使我陷入窘迫,我就觉得极不对劲儿,非出洋相不可,而我是宁愿死也不愿出洋相的。只有亲身经历过这种窘状的人才能体会到冒此危险有多么可怕。

然后,我又在想象国王来到自己面前,有人向陛下介绍我,国王恩宠有加,停下脚步,冲我问话。这时候,必须准确无误、镇定自若地回话。我那该死的胆怯在随便一个陌生人面前都要让我慌乱不安,到了法国国王面前,还能饶过我吗?还会让我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说出该说的话来吗?我很想既不抛弃自己已有的那种严肃的神态与口吻,又能对一位如此伟大的君王的知遇之恩深表感激。我必须在美好而恰当的颂词之中,挟带上一点伟大而有益的真理。为了事先准备好恰如其分的回话,就必须正确预见到陛下会对我说些什么。可是,我深信,即使这样,到了陛下的面前,我也想不起自己预先想好的话来了。当着满朝文武,此时此刻如果我在慌乱之中冒出一点平时的那种傻气来,那可如何是好?这种危险令我惊恐、害怕、颤抖,使我横下心来,无论如何也不去丢人现眼。

是的,我失去了可说是送上门来的年金,但我也摆脱了这年金本会让我戴上的枷锁。否则,我将与真理、自由、勇气永诀了。那日后还怎么去侈谈独立和淡泊呢?拿了这份年金那就只好专事逢迎,或缄口不言了。再说,谁能保证我就一定能得到年金呢?那要费多少周折,求多少人哪!为了保有这份年金,我必须比不要它时付出更多的心血,招致更多的不快。因此,放弃这笔年金,我认为是采取了一个很符合自己行为准则的决定,为了实际而牺牲了面子。我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格里姆,他毫不反对。对于其他人,我只说是身体不适,当天上午就走了。

我的离去招致纷纷议论,一致谴责。我的理由不会让所有的人都认同的。指责我是个骄傲的傻瓜,这早已有之,而且这也更能满足任何自觉不会这样做的人的忌妒心。第二天,热利约特给我写了一个短笺,详细说明了我的剧本的成功,以及国王本人是如何地入迷。他告诉我说:“整整一天,陛下用他那全王国最不成调门的嗓子不停地在唱:‘我失去了我的仆人,我失去了我全部的幸福。’”他还说道,再过半个月,还要再度上演《乡村占卜者》,这将会向全体公众证实首场演出的圆满成功。

两天之后,当我因要去她家吃晚饭而于晚间九点光景走进埃皮奈夫人家时,在大门口遇上了一辆马车。车上有人示意我上车,于是,我便上去了:是狄德罗。他同我谈起了年金,急切极了,我真没想到一位哲学家谈论这类问题竟会这样。他倒是没有指责我不愿晋见国王,而对我对年金的无动于衷大加鞭笞。他跟我说,如果我自己对此无所谓的话,那也不允许我不考虑考虑勒瓦瑟尔太太及其女儿,说我应不放弃任何可能而正当的机会为她们的生活着想。由于毕竟还不能说我拒绝了这份年金,他便强调说,既然人家好像准备给我,我就得去申请,不惜代价地拿到它。尽管我对他的一番热心很感动,但我却不能欣赏他的箴言,因此,我俩就这一问题非常激烈地争吵了一番。这是我与他的第一次争吵。我俩的争吵都是因这一类问题引起的,他总命令我做他认为我应该做的,可我却偏偏不那么做,因为我认为我不该那么做。

我俩分手时,时间已晚。我想领他去埃皮奈夫人家吃晚饭,可他硬是不肯。我总想把自己所喜爱的人都拢在一起,所以,在不同的场合我都极力让他见见她,甚至都把她带到他家门口,可他就是不肯见她,让她吃闭门羹,谈起她来,总是一脸的不屑。直到我同她,又同他闹翻了之后,他俩才有了交往,他在谈到她时才开始怀着尊敬。

自那时起,狄德罗和格里姆好像就有意要离间我同两位“女总督”的关系,暗示她俩说,她们之所以生活不宽裕,那全是我的错,说是同我在一起,她们总也好不了的。他们竭力怂恿她俩离开我,答应凭借埃皮奈夫人的面子,给她们找个食盐、烟草或其他什么分销店让她们干干。他们甚至想把杜克洛以及奥尔巴什拉到他们一起,但杜克洛始终拒绝同他们一起干。他们的这套把戏,我当时已耳有所闻,但直到很久以后,我才弄清楚。我常抱怨我的朋友们的这种盲目而欠考虑的热情,我本已身体有恙,他们还要拼命地把我逼进最最痛苦孤独的境地,按照他们的意思想使我幸福,可他们的办法却偏偏使我愁苦不堪。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