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家居住宅风水陈泰先编著最新章节-免费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陈泰先编著作品-小说大全-七猫免费小说-七猫中文网
第二篇 家居住宅风水
书名: 中国风水知识全知道 作者: 陈泰先编著 本章字数: 11174 更新时间: 2025-04-09 14:16:18
第七章 住宅外部环境的选择
室外环境与住宅息息相关,无论在生活上或风水上都是一样。《阳宅十书》中说道:“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即是说,人之居处,首先要与大地山河相协调,如果外部环境选择不当,即使住宅内部形局布置得法,终究不能称为上好的住宅。
1.井邑之宅的辨形方法
住宅形法主要是对室外视野所及的范围,即以宅为中心的整体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方法。对于住宅周围环境质量的评估,涉及住宅四周山冈、流水、池塘、林木以及道路、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阳宅形法的辨形之法,类同山川形法,也以“觅龙、察砂、观水、点穴”为主要内容。如《阳宅爱众篇》说:“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若有情。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转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金满盈。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还强调指出:“阳基之地,龙必欲其长,宅(穴)必欲其阔;水必欲其大合聚、大弯曲;砂必欲其大交结、大朝拱。”所谓龙、砂、水、穴,本为风水喻指自然山水及其聚结围合的场所,是旷野之宅和山谷之宅必须慎加选择的环境构成要素。对于井邑之宅,这些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远不及毗邻宅周的其他屋宇、墙垣及道路等影响更为直接和密切,因此在井邑之宅的辨形方法中,龙、砂、水、穴遂被赋予了新的特殊喻义而加以应用。如今我们居住的城市中,大多没有“真山(龙)真水”,那么城市住宅的“龙”与“水”该如何论呢?我们应怎样依次进行风水选择呢?
古人曾将住宅分为三类:一曰井邑之宅;二曰旷野之宅;三曰山谷之宅。城市住宅即属于第一种井邑之宅。《阳宅集成》卷一“看龙”条目中有诗云:“万瓦鳞鳞市井中,高连屋脊是来龙,虽曰旱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踪。”此即把密集相连的万家屋脊看做蜿蜒起伏的龙脉,那么“滴水界”的水又如何论呢?
古人曾将住宅分为三类:一曰井邑之
宅;二曰旷野之宅;三曰山谷之宅。城市
住宅即属于第一种井邑之宅《阳宅觉》中讲道:“城市之中,万家比户,虽有来龙,则为公共之物,可验大局之兴衰,不关一家之祸福。此等之宅,又不以脉脊论龙,只以街巷割截论气……收来气之法,盖以街巷作水论。”《阳宅会心集》则更明确说明:“一层街衙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门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房宇即为案山。”于是就有了:“立门前不宜见街口,顾宅后不宜有直脊”之说。指的是村宅风水环境的好局面:门前水流不宜直冲过来,屋后龙脉要蜿蜒起伏不僵直。
风水学最重视“生气”来源,万家比户的房屋内都有最有灵气、最有生气的人居住,绝对可以同起伏的山脉相比美;风水学讲究“藏风聚气”,城市的房屋建筑确能起到类似山峦的“藏风聚气”之作用;风水学重视“导气、界气”,所谓: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车水马龙的街道必然有“导气”之功能,无人居住的宽阔马路则定有“界气”之作用,因此城市的街道自然起着类似口当的作用;风水学认为,“有诸内而形于外”,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外形,便会有什么样的内涵,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既然城市的楼房建筑有山峦一样的形状、街道有水流一样的特征,它们就有山、水的内涵,起着类似的作用。明白了上述道理,城市住宅风水环境的选择也就不难把握了。
风水学讲究“曲则有隋”,城市住宅则畏忌街道直冲;风水学讲究“山环水抱”,城市住宅则畏忌风口安居和街道反弓;风水学讲究“山谷勿居”,城市住宅则畏忌“天斩煞”(两幢高大建筑之间的一条狭窄空隙);风水学讲究“蜿蜒起伏”,城市住宅则畏忌笔直僵硬(如高大烟囱等),如此等等,依此类推。
2.宅外形和宅内形
住宅形法,不仅涉及住宅周围环境的选择与评估,而且包括对宅院形态的规定,主要是其高卑大小、方圆整缺的权衡,称为宅外形和宅内形。
《阳宅十书》论及宅居环境,认为:“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故论宅外形第一。”对阳宅的宅外环境和宅外形论述,以《阳宅十书》和《阳宅撮要》为多。
《阳宅十书》形举了数十种“阳宅外形吉凶图”,并作了“图说”。《阳宅撮要》主要是从美感和心理的角度对阳宅地基和宅外形进行论述的。
由于中国古代以“宅为人之根本”,因此,在强调室外环境和宅外形的前提下,也极为关注宅之内形(宅内空间的布局)。
传统风水认为水口在村落中有极重要的意义,水口分天门和地户,要求天门开地户闭,这样才能聚气与宅外形注重宅院外部环境的选择与处理相比较,宅内形讲究的,主要是宅院内部环境的布局处理,总的说来,以翕聚、充实、净洁,“三要”、“六事”即宅门、厅堂、居室、井、灶、路、厕、仓、碾磨、畜圈等布置得宜、尺寸合度为吉。如《黄帝宅经》说:“宅有五实令人富贵。宅大人少一虚,宅门大内小二虚,墙院不完全三虚,井灶不处四虚,宅地多屋少庭院广五虚;宅小人多一实,宅大门小二实,墙院完全三实,宅小六畜多四实,宅小沟东南流五实。”又多次强调:“治宅极宜壮实”,“位次重叠,深远浓厚吉”,“叵令清洁吉”,等等。
根据阳宅相法的有关理论及实践经验,兼容了很多生活习俗以及工匠民俗,在不少术书如《阳宅十书》中,对宅内形的品评与处理,也给出非常直观的种种吉凶不同的图式,并注释以相应的结论性说明,以供人们选择应用。
应当指出的是,在宅居环境中,宅内形即宅院的内部环境,同居住者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影响更大,涉及因素也更细微复杂。侧重于宅外形即宅之外部环境审辨与选择处理的阳宅形法,往往难于解决宅内形的诸多微妙问题,在实际上,阳宅相法中有关宅内形的评估与处理,很大程度是以理气法为基础而规定的。虽然对宅内形的讲究以理气派风水最为擅长,但理气派风水的方位理气必须以宅外形得法为前提。正如《阳宅撮要》所引《宅宗》云:“阳宅亦要察坐势、朝案、向道,若专据九星,不察形势、方位,虽吉无益也。”
3.中国民居的理想环境模式
“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亏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中国风水中称拥有此种环境的民居为“最贵地”。
选取“最贵地”,是古代风水关于城市、农村、民居选址的共同追求。因为,关于城、村、民居的选址模式,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共性,都是后有靠山,前有流水(或水池),左右打砂山护卫,构成“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单元”只是由于它们本身单位大小的等级差别而导致环境模式上的相对差异。比如说城市的单位等级比较大,所以它就必须从大环境上着眼来选择城址。从《地方志》上可知,绝大多数城市在叙其形势时,都是从其大环境着眼的,对诸如来脉、护砂、朝案、去水等均有讲究,条理分明,因为这可能关系到一国、一省、一县的风水运势的问题。村落的单位等级较城市的小,大环境上的龙脉、形势已由上一单位等级决定,故多数村落选址主要着眼于小的单位等级(村)的风水环境。同理,宅址的选择则着眼厂宅本身的风水环境为主。虽然城、村、宅的选址在尺度上有差异,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不少共性的。可以说,宅址是村址的复写,村址是城址的复写,宅址、村址和城址之间是一种全息互显的关系,形成一种共同的环境模式,这就是风水所特有的空间结构模式。
中国古代民居的选址总是离不开“背山而水”的环境模式。这种民居模式是:房屋后倚丘陵,前有池塘,左有流水,右有氏道,也是一种所谓的“四神砂”结构。通常来讲,典型的风水模式要求后有靠山,前有流水,左右有砂山护卫,而民居的模式与此稍有出入,究其原因,村落和城市占有的空间范围较大,往往很容易获得靠山、流水等,而民居本身单位等级较小,在同一村落中,不可能使每个民居都获得流水、砂山等,所以,许多民居只好在宅前开挖池塘,以代替流水聚财的心理功能。
其实,住宅环境模式,并非是单一化、简单化的,在现实中,它会表现为各种复杂的具体形态。《阳宅十书》在提出“最贵地”模式的同时,也列举了多种“吉宅”模式,并作了“图说”,现举出其中的几种“吉宅”模式,绘成比原图更为直观的示意图,各图所配文字是根据原书文字翻译的。
从以下各图可以看出,阳宅(这里特指民居)的环境主要是:后有丘冈,前有池塘或流水;或左有流水,右有长道;或左右有冈岭护卫,等等,显然这一切都没有脱离阳宅外环境的基本模式,只是根据具体情况作了适当的变通而已。我们大可不必计较。
吉宅模式之一:有水自西流来向东流去,东面又可看到长流及九曲的河渠,后面地势高又走势绵远,居此宅地儿孙顺昌且农桑岁岁丰收
吉宅模式之二:后面要有丘陵前面又近池塘,又有长坡在西北方越伸展越高,住在这种地方便得天赐富贵,仓中粮食丰足,辈辈儿孙都能身着紫衣封高官
吉宅模式之三:星宅东边的流水势大无穷,西边的大道又是主事通,为何住在这里会富足显贵齐兼得?原来这种宅形叫做右有白虎、左有青龙
吉宅模式之四:前有丘陵后有山冈,西边又有朝阳之水环绕拍护,向东行则地势逐渐低下超过一里,在这种地方建宅安居最好不过
吉宅模式之五:住宅前有半圆形池塘或漫水,四方朝前,基地主正,大吉
吉宅模式之六:前后高山两相合宜,左右两边又有沙水地,这种宅形会使家势显赫富贵代代相传,人人长命与彭韶一样长寿
吉宅模式之七:屋宅门前有水似玉带形,穹穹环拍,甚为有情,主家中必然富贵,儿孙英奇,光耀门庭
吉宅模式之八:这种屋宅左有流水长渠,日久以后儿孙们会福禄俱齐。多有粮食钱财常享富贵,且儿孙的福气还会胜过祖先
“图说”文字中频频提到的所谓“祸福吉凶”的文辞表达,而应该透过表象,去领会这些模式的真正功能及其适用、合理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特性。
风水定地的生态环境:
①良好日照。
②接受夏日南风。
③屏挡冬日寒流。
④良好排水。
⑤出于水上联系。
⑥水土保持调节小气候。4.良好的景观是理想住宅追求的目标之一
追求一种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相协调的思想始终包含在风水的观念之中。居住环境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也要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按照上述理想的风水选址,常包含以下的景观因素:
①山以主山、少祖山、祖山为基址背景和衬托,使山外有山,重峦叠嶂,形成多层次的立体轮廓线,增加了风景的深度感和距离感。
②以河流、水池为基址前景,形成开阔平远的视野。而隔水回望,有生动的波光水影,造成绚丽的画面。
③以案山、朝山为基址的对景、借景,形成基址前方远景的构图中心,使视线有所归宿。两重山峦,亦起到丰富风景层次感和深度感的作用。
④以水口山为障景、为屏挡,使基址内外有所隔离,形成空间对比,使入基址后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景观效果。
风水建筑成为风景构图中心或观景点
⑤作为风水地形之补充的人工风水建筑物如宝塔、楼阁、牌坊、桥梁等,常以环境的标志物、控制点、视线焦点、构图中心、观赏对象或观赏点的姿态出现,均具有易识别性和观赏性。如南昌的滕王阁选点在“襟三江而带五湖”的临江要害之地,武汉的黄鹤楼、杭州的六合塔等,也都是选点在“指点江山”的选景与赏景的最佳位置,均说明风水物的设置与景观设计是统一考虑的。
⑥多植林木,多植花果树,保护山峦及平地上的风水林,保护村头古树大树,形成郁郁葱葱的绿化地带和植被,不仅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温湿度,形成良好的小气候,而且可以形成鸟语花香、优美动人、风景如画的自然环境。
⑦当山形水势有缺陷时,为了“化凶为吉”,通过修景、造景、添景等办法达到风景画面的完整谐调。有时用调整建筑出入口的朝向、街道平面的轴线方向等办法来避开不愉快的景观或前景,以期获得视觉及心理上的平衡,这是消极的办法。而改变溪水河流的局部走向、改造地形、山上建风水塔、水上建风水桥、水中建风水墩等一类的措施,则为积极的办法,名为镇妖压邪,实际上都与修补风景缺陷及造景有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依照风水观念构成的景观,常具有以下的特点:
①围合封闭的景观:群山环绕,别有洞天,形成远离人寰的世外桃源。这与中国道家的回归自然,佛家的出世哲学,陶渊明式的乌托邦社会理想和其美学观点,以及士大夫的隐逸思想都有密切的联系。
②中轴对称的景观:以主山—基址—案山—朝山为纵轴,以左肩右臂的青龙、白虎山为两翼;以河流为横轴,形成左右对称的风景格局或非绝对对称的均衡局。这又与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及礼教观念有一定的联系。
风水与风水池的背景与前景效果
③富于层次感的景观:主山后的少祖山及祖山、案山外之朝山、左肩右臂的青龙白虎山之外的护山,均构成重峦叠嶂的风景层次,富有空间深度感,这种风水格局的追求,正符合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在山水画构图技法上所提的“平远、深远、高运”等风景意境和鸟瞰透视的画面效果。
④富于曲线美、动态美的景观:笔架式起伏的山,金带式弯曲的水,均富有柔媚的曲折蜿蜒动态之美,打破了对称的构图的死板和严肃,使风景画面更加流畅、活泼。
5.选择封闭式的环境单元为住宅基址
风水家选择都城、聚落和阳宅地址时,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具备封闭式的环境单元。这种环境单元被风水家称为太极,它跟地理学上的地貌单元相对应,风水家对太极的解释是:“既有天地,天一太极,地亦一太极,所生万物又各一太极,故地理太祖,一龙之终始,所占之疆域,所收之山水,合成一圈,此一太极也。少祖一龙之终始,所开之城垣,合成一圈,此又一太极也;祖宗一龙之终始,所开之堂局,合成一圈,此成一太极也,父母、主星所开之龙虎,合成—圈,此又—人极也。”《地理知》这是按地貌单元的大小来划分太极等级。太祖为一级,少祖为二级,祖宗为三级,父母、主星为四级。在同级太极中,又按地形结构分层:外太极、中太极、内太极。这点在清人的风水书《地理》中讲得很清楚:“太极有三层,风水有外罗城,为外极。龙虎砂为中太极,护穴砂为内太极。其穴坪处,为太极中间一点。”风水家要据太极大小来安排都城、城市、乡聚、民宅。一级太极可建都,二级、三级太极可建城镇乡聚,四级太极宜建民宅。各级太极有一定的地域面积要求,如帝都要求大局,也就是垣局,垣局必落平原。平原面积要求四周在一百里以上,府衙要求四周有数十里的平原,郡县要求四周有十数里至二三十里的平原,乡村市井所在地的平原,四周亦不下数里。平原越大,铺展越阔,则力量越大。这个力量指生产力,如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等因素。各级太极有的风水家称之为大、中、小聚,大聚相当于一级太极,宜建帝都;中聚相当于二、三级太极,宜建城市;小聚相当于四级太极,宜建民宅或坟墓。从理论上讲,住宅应当依山傍水。依山,可以取得丰富的生活资源,防止水涝;傍水有利于灌溉、洗涤、食用。
吉利的宝地也要求有“四神砂”和周围水道。
主要内容是注重龙、砂、穴、水相配,山川形势有情。看地的具体方法有十条:一看祖山秀拔,即大河发源处的山脉秀丽挺拔;二看龙神变化,即山脉走向有起有伏,有变化;三看成形住结,即山脉起伏间形成的大小盆地、平原;四看落头分明,即河水交汇处;五看脉归何处,即山脉走向的终点;六看穴内平窝,即小地形;七看砂水会合,即穴周围的山水环抱形势;八看朝对有情,即穴前后的山;九看生死顺逆,即山水吉凶的选择;十看阴阳缓急,即山水向背的选择。十条缺一不成(《地理臆腑》)。
北方四合院的围合结构类似人的身体宇宙6.住宅以坐北朝南为最佳
由于我国处于地球上特定的地理位置,因此,阳宅的南向是最佳朝向。当然,处于不同经纬度地区的阳宅各自以南偏东、南偏西为最佳朝向。从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半坡遗址看,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坐北朝南,即风水师倡导的子午向。坐北朝南的阳宅,在炎夏可以避开阳光的辐射,在寒冬可以充分取暖、杀菌、得到维生素D的滋润。
风水中讲究“面南而居”,从文化背景来说,这与《周易》等书的思想密切相关。
《周易·说卦》中说:“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雍也可使南面。”就是说他的学生冉雍不错,可以做治人的君子。所有这些,都是“向明而治”思想的表现。这里所说的“向明而治”实际上就是指“向阳而治”。这就形成了一种中国古代特有的“面南文化”。天文星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绘制而成,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而成,都城是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展开布局,建筑也多是坐北朝南兴建而成。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与今天所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恰好相反。这种“面南文化”观即“向明而治”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它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
中国处在北半球中、低纬度,阳光大多数时间都是从南面照射过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是以直接获得阳光为前提的,这就决定了人们采光的朝向必然是向南的。时间一长,就形成了“面南”的观念,从而出现了“面南而立”、“面南而居”、“面南而治”的文化模式,风水中的“面南而居”就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体现。
影响风水中“面南而居”观念形成的环境因素,除了地处北半球阳光多从南面照射之外,还与盛行风向有关。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的是寒冷的偏北风,而夏季盛行的是暖湿的偏南风,这就决定了中国风水的环境模式也是一个坐北朝南的模式,它的西、北、东三面环山,以抵挡寒冷的冬季风,南面略显开阔,以迎纳暖湿的夏季风,足见中国风水模式是一个功能性很强的环境模式。
风水中讲究“面南而居”,但并不要求所有建筑都千篇一律的坐北朝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建造方案受实际情况的影响。按照“游年八宅”法的规定,坐北朝南的吉利方向可以有三个,它们是东南生气方(上吉)、正南延年方(上吉)和正东天医方(中吉)。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许多古建筑,其朝向多是南偏东、南偏西的,也有少数是东偏南和西偏南的。不仅古代建筑朝向多数是南偏东和南偏西的,就是现代建筑朝向,也是如此。按现代建筑学要求所测定的全国各地最佳建筑朝向来看,除武汉限于南偏西之外,其他各省(区)首府城市的建筑朝向均可选用南偏东,通常是10°~15°,多者可偏30°。当然其中很多城市除适用于南偏东外,还适用于正南和南偏西方向。
看来,利用风水的原则也是有灵活性的,在不能“坐北朝南”的特殊情况下,只要住宅的修造符合风水所要求的挡风、采光、通气的原则,也是好宅。这是风水本身的功能性实用性使然。
7.回避不宜居住之地
风水要求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角度回避各种不适宜居住的地址。
(1)从自然环境角度回避各种不宜居住之地
历代风水著作中,对居住地的选择极为严格,提出种种不宜人类居住的环境。《三白宝渤》提出十种不适宜居住的“十恶之地”:
一雷霹地;二水冲沟;三穷山独峰,四面深陷之地;四八风交吹,四兽不附之地;五明堂狭窄,不容人立之地;六受死地,堂中浊水,四时湿烂地;七天囚地,明堂深陷之地;八天隔地,地深一尺见石,案山高逼,龙虎反高之地;九天都地,土质焦枯,草木不生之地;十天魔地,地深一尺见泥,土黑粒不干之地。
在水系格局选择上,《山洋指述》中提出八种不宜居住之地:
一曰穿,穿胸破膛水之地;二曰割,断脉割脚水之地;三曰牵,天心直出,牵动土牛水之地;四曰射,来水如箭直射之地;五曰反,水流反弓之地;六曰直,水来去直走无情之地;七曰斜,水斜飞而去之地;八曰冲,大水冲胁之地。
风水中又有将居住地环境作综合评价的。如《余识》中提出不宜居住的“五箭”之地:
一曰风箭,峰巅岭脊,陇首陇背,土囊之口,山口激风,直当风门,激风如激矢之地;二曰水箭,峻溪急流,悬泉泻瀑,冲沙走石,声如雷动之地;三曰土箭,坚刚烁燥,斥卤沙渍,不泽水泉,不生草木地;四曰石箭,峻壁堤岩,锐锋峭岫,耸齿露骨之地;五曰木箭,长林古木,翳天蔽日,垂萝蔓藤,阴森如墓墟之地。
(2)从社会环境角度回避不适宜居住地址
风水理论除了选择自然环境以外,还要选择社会环境。首先,风水先生提倡聚居,不要独居。如果四边旷野,总无人烟,或是山地独家村,都不吉利(《发微论》)。其次,要回避神前庙后香火之地,坑茅拉脚之地,尼庵娼妓之地,祭坛古墓之地,桥梁牌坊之地。这些地方社会环境嘈杂、污秽,居住在这些地方,心里不宁静,对后代影响也不好。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风水先生提出来的这些不适宜居住的地址,其居住环境的确有某种缺陷。如神前佛后,求神拜佛的人络绎不绝,念经作法的锣鼓不停,音扰人,人员往来复杂,既不安宁,又不安全,住家自然不理想。废址为什么要回避呢?因为此地之所以成为废址,无人居住,不外乎这几个原因:①火灾;②水灾;③瘟疫;④盗贼横行;⑤地震山崩;⑥土地瘠薄,沙化、干旱,无法从事生产。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既然前人在此居住已成废墟,后人还是不住为好。古监狱、古战场,必然有不少人在此死亡,从心理上说,住这种地方不踏实。挖别人的祖坟盖房子不道德,不可取。
8.道路风水大要
在风水学中,道路对住宅风水影响较大,所以许多人士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有风水家认为住宅有两大神器,门为宅之“骨”,路为宅之“筋”,由此可见道路之重要。
凡是流动现象,对风水都有重要意义。所以,古人特别重视河水之流动,尤其是居于河岸两侧,水流顺逆更是重要。此外,道路上也有气的流动,无论是车辆来去,或是人气来去,都是流动。住宅和道路之间,构成怎样的关系,道路位于住宅哪一方,道路的形状如何,人流车流如何,都影响住宅风水的吉凶。
风水佳的道路可以招财,利于事业;风水差的道路,或有破财之灾,或遇意外损伤,或不利感情。道路的吉凶形相,有不少讲究,吉者包括“玉带围腰”、“有情水”等,凶者包括“镰刀煞”、“枪煞”等。
关于道路风水,《阳宅十书》多有论述。如“水路桥梁四面交冲者,使子孙怯弱,主不吉利。”“众路相冲,家无财翁。”“房屋若有大路冲,定主家中无老公。”“门前有路川字形,破财年年官事兴。”(宅门前三条川字路正对大门凶)。“南来大路:正冲门,速避直行过路人。”“北有大道直冲怀,多招盗贼破钱财。”“东西有道直冲怀,定主风病疾伤灾。”(门前东南西北侧有路直冲屋宅,皆为凶)。这些说法,对今人都是有一定参照意义的。
常见的道路与住宅的关系主要有如下三种:
(1)玉带围腰路为吉,反弓为凶
图中住宅得腰带水,腰带者,如古时高官的腰带,故又称此格为玉带围腰图中住宅得反弓水,反弓者,如弓箭瞄准自己,故作凶论风水中常以路为“虚水”来看。以路形附会为水势,论断道路吉凶。如水以玉带围腰水为吉,反弓水为凶,在道路方面风水师则认为近有腰带路为吉,近有反弓路为凶。
腰带路是指道路围着自己居住的房屋或大厦。反弓路便属于相反的,自己居住的房屋或大厦好像被弓箭瞄着。
住宅得到腰带水——主财运日益增长,在工作上亦比较顺利,故财运亨通。
住宅得到反弓水——主财运一落千丈,在工作上遇到阻滞重重,除非室内摆局合天机,当转运,则可得小富之局。
一般反弓水(路)分两类,第一类是整座大厦观之,适于选择楼宇时取舍;第二类是以住宅单位观之,若拟选购楼宇者,见反弓水(路),应弃而不选。
或有人问,大厦门外有反弓路,但自己住宅门的走廊却是“腰带”,要怎么办才好呢?
应作吉论,大厦主居于内里的住客,容易破财,但自己住宅有怀抱,则主最后可以得财,为先破后成格。若相反,大厦门外有腰带路,而自己住宅门外有走廊反弓,则作凶论。
屋外走廊的腰带路及反弓路有一半情形出现,名为半腰带半反弓,其吉凶相较减半。
(2)直路冲宅为凶相
风水中很忌直路冲宅,俗称为犯枪煞。尤其是直路冲门,更为风水之大忌。
在住宅大门外,如有一条行人道或马路,像一支枪那样,插向大门,直直的,没有温柔一点的弯曲,那就是枪煞。直路呈90°角冲向大门,这是最典型的枪煞,若直路和住宅之间不是呈90°角的,虽仍为枪煞,但煞气则较轻。
如果枪煞是一条单程路,车辆从远方冲向住宅,其煞气就更重。枪煞的煞气很重,对住宅造成的伤害很重,有一首古诀是:“斜直牵水是难当,顺逆推来总不同,寄死路亡遭贼盗,子孙终见败离乡。”
(3)道路包围住宅多为凶相
风水学认为,住宅由道路围绕者为凶,道路包围住宅有三面围绕与四面围绕之分,其中最为凶相的是住宅基地三面有道路相通。
居住于三面被道路包围的建地,一家人将频频发生事故。三面被道路包围的地,乃是名副其实的凶相。这里所说的道路,是指公共的道路。
虽然同是三面被道路所包围。不过,根据方位的不同,所带的凶意也有强弱之分。从凶意的影响大小次序来说,以西、北、东三方位被包围的建地最凶,接下来是北、西、南,南、东、北,南、东、西。
三面被道路包围的建地,其凶的程度虽不及古战场或发生过自杀事件的地方,不过,家族会时常受到意外伤害,而且,如果不采取措施,凶相会越来越激烈。
只要建地比较大的时候,这种凶相才是可以防止的。下面就针对房子被道路包围的状态,加以说明。
住宅忌四面均有道路(1)西、北、东被道路被包围的情形
只要把它弄成二方位道路包围的建地即可。换句话说,把它弄成棱角的建地。如此一来,可以防止从西方位入侵的气流。其方法可在西侧的道路边种植杉、赤松、刺柏等针叶树,并且设法使建地无法使用到西侧的道路。
如果西侧有门的话,就把它堵起来,可以在东侧设置新门。
(2)北、西、南被道路包围的情形
为了利用西南的棱角地,在北侧的道路种植一排树木。最好种植常绿阔叶树。如果门在北侧的话,最好把它堵死。
(3)南、东、北被道路包围的情况
这种情形,可以把它从最恶劣的条件,变成条件最好的建地。也就是说,可以把它改变成东南棱角的地形。其方法是在北侧的道路种植橡树等常绿阔叶树。
如果北侧有门的话,必须把它堵死,改在东方或南方位之间设置吉相的门。
(4)南、东、西被道路包围的情形
这种情形,亦可能形成最高吉相的东南棱角地,也就是说,在西侧道路种植黑松等针叶树。
同时,也可以在准备堵住的道路一侧筑一道围墙。
9.水系布局的吉与凶
水系布局分“到局”和“不到局”:所谓到局者,指水流入明堂(宅前平地),为吉,所谓“不到局”,是水流反跳,即建筑地基处在河流的凹处。
在风水学上,水对住宅的影响非常大,而古云:“水为财”,意即水会影响财运。所以在风水学理中,希望富者,多从“水法”着手。
观察住宅周围水系布局的吉凶,首先应观察水系布局。
(1)水聚明堂为吉
风水学以水为财,而屋的前方称做明堂,住宅喜于明堂聚水,在住宅的大门前有了水,即为吉相。
如果屋前没有天然的水,风水家会建议修筑水池,则屋前仍主有水气。
不过,不管是海洋、河流、还是湖泊,都应和住宅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宜推开门户便有水。
明堂之水最怕受污染。
(2)河曲之内可安宅
风水学认为,弯曲的河流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阳宅撮要》“总论”中说:“其基既阔,宜以河水辨之。河水之弯曲处乃龙气之聚会也。”
河曲宅基的地貌学原理
《堪舆泄秘》中说:“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这大概是以水为居住条件的先民在对河流的变化作了长期观察后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与现代河流地貌关于河曲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早在先秦史籍中就有过数次在河曲内建宅的记载。《史记·周本纪》在记载洛阳的营建过程时,其位置的选择先是从洛河河曲然后到伊河河曲进行选择的。河南安阳的殷代遗址均从河流的弯曲处发现,说明至少殷代开始人们对河流与选址的关系已有了明确的认识。
下图是选自地方志中的几种受河水环抱的实际城镇位置。从中可看到古代城镇的选址与风水倡导的选址思想是多么的合拍!
在河流弯曲成弓形的内侧之处选址建宅,其基地为水流三面环绕。这种形势称为“金城环抱”,按五行,金象圆,且金生水;水亦为险阻,环抱之水故有“金城”、“水城”之称。风水学中又称其为“冠带水”、“眼弓水”,是风水水形中的大吉形势。这种水局之所以被认为是吉利的除了近水之利外,主要在于其基地的安全、不断扩展和环顾有情。由现代水文地理学可知,河流在地形地质的限定和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形成了弯曲婉转的状态,弯曲之处便有了许多河曲之处,由于水力惯性的作用,河水不断冲击河曲的凹岸,使其不断淘蚀凹岸,而凸岸一侧则水流缓慢,泥沙不断淤积成陆,既无洪涝之灾又可扩展基地,发展住宅。同时,冠带状的水流曲曲如活,给人以良好视觉感受。而反弓水被认为会“退散田园守困穷”,十分不吉利。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