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仇大娘清蒲松龄最新章节-免费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清蒲松龄作品-小说大全-七猫免费小说-七猫中文网

第十三章 仇大娘
书名: 青少版聊斋志异 作者: (清)蒲松龄 本章字数: 5515 更新时间: 2024-05-29 19:12:49

仇大娘是山西人,她十岁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后来父亲仇仲又娶了继母邵氏,先后生了两个弟弟。因为仇大娘从小就担负着家里繁重的劳动,养成了她刚直泼辣、勇敢坚强的性格。一次,村里有个叫魏名的无赖青年见大娘年轻、美丽,就想调戏她,结果被大娘扇了两个巴掌。魏名怀恨在心,向仇仲说了大娘许多坏话。仇仲又不敢得罪魏名,只能责骂大娘,这引起了父母与女儿的种种矛盾,于是常常争吵不停。仇仲一气之下把女儿嫁到了另一个离家很远的县里。大娘也和父母赌气,很少回去看望父母,许多年来,家里出了什么事,她都不知道。

在一次战争中,父亲仇仲被敌寇俘虏去了。邵氏孤苦伶仃,抚养着仇福、仇禄两个幼儿。起初还能勉强维持生活,后来在兵荒马乱中,多次受到强盗的掠夺,一家已处于难以维持生活的困境。

仇仲有一个叔叔叫仇尚廉,为了自己发财,想出卖侄媳妇邵氏,就逼她改嫁,邵氏誓死不肯改嫁。仇尚廉私下把邵氏卖给一位姓大的,还与姓大的秘密商量,准备抢亲。无赖魏名向来为人奸诈狡猾,他与仇家有一掌之仇,所以凡事都要挑拨离间,恶语中伤仇家。现在看到邵氏守寡,他就在乡里人间散布流言蜚语,侮辱邵氏,败坏她的名誉。魏名的这些造谣中伤,慢慢地传到了姓大的耳朵中,他厌恶邵氏不守规矩,名誉不好。当仇尚廉再次上门密谋抢亲时,被姓大的拒绝了。过了不久,仇尚廉的阴谋、人们的流言蜚语,都传到了邵氏的耳中。她因此怨气堆满了胸膛,整天都打不起精神来,哭哭啼啼的,积郁成疾,一病不起。

因为家庭无人照顾,刚满十六岁的仇福就娶了姜秀才的女儿姜凤花。姜氏非常贤惠,又会持家,由于她的精心经营,一家子的生活逐渐好转,仇禄也有了读书的条件。魏名嫉恨仇家,之前毁谤邵氏的伎俩没有害到仇家,他又有了一条毒计。他经常把仇福拉到家里喝酒,仇福年少无知,因此把他当知心朋友。魏名对仇福说:“你的母亲在病床上,弟弟又小,你们夫妇这么能干,为什么要替他们做牛做马呢!”魏名继续挑拨说:“以后你的弟弟还要娶媳妇,要花费一大笔钱。我是为你着想啊,不如早点分家,穷在你弟弟身上,富的还是你自己啊。”魏名说得天花乱坠,把仇福的心说动了。他回家就与妻子商量要分家,姜凤花听了,严辞拒绝了。仇福又向母亲提出要分家,邵氏听了大怒,把仇福狠狠骂了一通。仇福心里怨恨,因此也不再种地,经常在外面大吃大喝。魏名趁机引诱他去赌博,仇福经常输光才回家。一直到家里都被挥霍空了,母亲才知道,邵氏恨极了仇福,于是不得已分家了。此后,仇福更是肆无忌惮,几个月的时间,就把田产也卖光了。

仇福倾家荡产,又没有了赌本,债主常来逼债,他只好去找魏名想办法。魏名装出为难的样子,接着出主意说:“妻子既然能买,那就能卖,卖了赚了钱再买回来吧。”当地有个叫赵阎罗的人,横行霸道,他见仇福要卖妻,又听说姜氏很漂亮,愿意花大价钱买仇福的妻子。事情谈好后,仇福又有些后悔。因此,仇福几次见赵阎罗都是一个人上门,这天,赵阎罗凶相毕露地对他说:“再不交人,就别怪我赵某不客气了。”仇福害怕,只好答应把妻子骗去。魏名见到后,幸灾乐祸,急忙跑去告诉姜凤花。姜凤花一听,面色如土,就赶到县衙门去告状。仇福吓得逃走了。知县根据赵阎罗呈上的契约和付款字据,就把姜凤花判给了赵阎罗。姜凤花来到赵家后,宁死不肯从了赵阎罗,后来赵阎罗用鞭子狠狠毒打姜凤花,她被打晕了好几次。姜凤花醒来后,取下一根簪子,咬紧牙关,对准自己的喉咙刺了下去。赵阎罗发现时,急忙抢救,此时已经刺透了食管,鲜血直冒。

姜凤花的父亲姜秀才,得到消息赶来,命家人抬着女儿前往府台衙门喊冤。知府急忙升堂,看过诉状,又亲自检查姜凤花的伤势。赵阎罗被押到堂上时仍然不知悔改,出言不逊,知府怒不可遏,就命人重重责打赵阎罗。但是衙役们看到赵阎罗的凶相,都不敢动手。知府勃然大怒,唤出刀斧手来,把赵阎罗推了出去斩首。

姜凤花的事让邵氏气得旧病复发,病情更加严重。魏名知道仇大娘性情暴躁,为了让仇家更不安宁,托了个小商人带口信给仇大娘,让她回娘家来。这个时候,仇大娘已经守寡很久,她接到口信就带着儿子陈小龙回到娘家来。看到年幼的弟弟仇禄在侍候病重的母亲,景象十分凄凉,她感到心酸,一直淌眼泪。仇大娘问仇福的情况,仇禄就把情况细说了一遍。大娘气愤地说:“家里没有人了么,竟被人这样欺负?我家的田产,怎么能给那些恶棍占去!”于是赶到县衙门,告发了那些赌徒。赌徒们知道仇大娘的脾气,一个个都很害怕,于是每个人都凑了些银子前来送给大娘,请大娘不要去衙门。仇大娘坦然接受了这些银子,转身就把这些银子交给了知府作证。知府立刻拘捕了那些赌徒,他最痛恨赌博,大娘又说得那么悲惨伤心,于是知府当堂裁决:赌徒们立刻偿还仇家所有的田产;仇福罪有应得,要受到惩罚。田产收回来后,仇大娘就把小儿子送回自己家,要他跟着哥哥小牛一起劳动,不准再到外婆家来。她自己仍留在娘家,侍候母亲,教养仇禄。魏名对仇大娘不服气,常常来挑衅。大娘从不屈服。有一天晚上,魏名化装成强盗,手持钢刀上门威胁,大娘拿起铁叉就捅,魏名只能狼狈逃窜。

只用了一年时间,仇家在仇大娘的悉心管理下,田产又慢慢增多,生活大有改善。大娘心里想着受伤的弟媳妇,因此常到市镇上买些珍贵的药品送给姜凤花调理身体。仇大娘想替仇禄娶妻成家的时候,魏名就散布流言说:“仇家的财产全是大娘的,以后不要想要回来!”于是谁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仇禄。

话说当地有位诸侯的公子名叫范子文,家中有个花园,是山西首屈一指的。园中的花草无比名贵,直通室内,有不知道情况的人顺着小路进到他的住处,就被当做强盗活活打死。这年正好清明节,仇禄从学堂回家,在路上遇到魏名,魏名邀仇禄同行,故意把他带到范家花园。魏名认识园丁,就让他们进去游玩了。两人走着就来到一条小河旁,瀑布汹涌,流水激淌,河上还有小桥,通往一座小门,这就是范公的里屋。魏名骗仇禄说:“你先进去,我方便一下就来。”仇禄不知道是骗他的,悠然自得地走小桥,进入小门,原来是一座小院子。他正看得兴起时,突然听到有女子的笑声。仇禄马上停住了脚步,女子已经发现了他,马上喊来了人。一下子,范公带着一帮家人赶来,气势汹汹地要用绳子绑住仇禄。仇禄吓得跳进了小河,谁知范公转怒为喜,哈哈大笑,命人跳进水里将仇禄救起来。范公觉得仇禄样子斯文,就命家人取来干的衣服鞋帽给他换上,然后把他拉进亭子,十分亲切地问了仇禄的姓氏。范公又到屋内去了一下,很快就出来,笑容满面地拉着仇禄的手,一同过桥,又来到刚才那个小院子,仇禄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他不敢进去。范公硬是拉着他进了院子,只见花丛中有一个美女,旁边围着一圈侍女在敬酒。仇禄不敢久看,连忙告辞。他对范公说:“小人无知,误闯大人的院门,你能宽恕我就很好了。只求你早早放我回去,我便感恩不尽。”范公不听,坚持挽留。这时仆人们已经摆好了酒席,仇禄急忙起身告辞。范公拉住仇禄说:“我有一个乐曲的拍名,你若是能对得上,我就放你回去。”仇禄只好向范公请教是什么名。范公说:“浑不似。”仇禄思考许久,回答说:“没奈何。”范公拍手大笑:“真石崇啊!”仇禄有些不明白。原来范公的女儿叫蕙娘,美丽又聪明,父母正准备给他择婿。有天晚上,蕙娘在梦里见到一个人告诉她:“石崇是你的夫君啊。”蕙娘问:“在哪里?”那人说:“明天落水的就是了。”早上蕙娘就把梦境告诉了父母,一家人都觉得奇怪。今天,仇禄正好符合蕙娘的梦境,因此,范公对他说:“拍名是我的女儿蕙娘写的,你能对的上,正说明你们有缘分啊。”于是范公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他,仇禄连忙拜谢,婉言推辞了。范公叫家人取回仇禄的衣服,备上一匹良驹,让仇禄回家与母亲商量。

仇禄回家后讲述了在范家遇到的事情,母亲听了,始终害怕范家是大户人家,家境相差太大,不敢接受这门亲事。仇大娘却高兴地答应了范公派来问话的人,随即就选了个良辰吉日,让仇禄去范家与蕙娘成婚。仇禄才华出众,一年就考中了秀才,名声很大。但是蕙娘的弟弟已经长大了,对仇禄很不以为然,时常和他争执。仇禄很生气,就带着蕙娘回了自己家。

魏名总是陷害仇家,却使得仇家越来越兴盛,这使得他很恼火。后来,县里发生了一起很大的盗窃案,魏名就串通了强盗,让官府误以为仇禄是强盗的同党。官府没有细问缘由,便判决仇禄夫妇发配到长城关外。仇大娘挺身而出,大声质问道:“即使仇禄犯罪了,范蕙娘又犯了什么罪,要一同受罚?”官府哑口无言,只好判处仇禄流放的刑罚。官府还想没收仇家的财产,仇大娘拿着田契理直气壮地争辩。官府才把仇大娘新置的财产判决挂在仇福名下,这使他们母女有了生活保障。仇禄为了不使范蕙娘受苦,不得不写休书,交给岳父范公。然后他一个人凄惨地向关外走去。走了好几天来到一个小县城,仇禄正在饭馆里吃饭的时候,有个乞丐在门外偷偷地看他,仇禄仔细一看,样子和他的哥哥仇福一模一样。于是上前询问,果然是自己的哥哥。仇禄说起自己遭到的冤屈,兄弟俩抱头痛哭,仇禄给了几两银子给哥哥,仇福伤心地接过银子,告别回家了。仇禄到了关外,投奔在一个将军门下当奴仆。住在一起的仆人细问起他的身世,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突然,有个仆人大声呼道:“你是我的孩儿啊。”大声喊叫的正是仇禄的父亲仇仲,原来他被俘后,敌寇投降了,他就被卖给将军作仆人。父子俩相认,抱头大哭,仆人们也为他们的遭遇流泪不止。

仇仲听了儿子被害的经过,愤怒至极,他哭泣着向将军告状。将军立刻写了封信,命仇仲将书信交给王爷。仇仲骑着马,向京城飞奔而去。王爷看到信后立即交给了皇帝,皇帝亲笔批示,命令地方官员将没收的仇家财产全部归还仇氏,冤屈得到了昭雪。仇仲也回来了,父子很高兴地团聚。

再回头说下仇福,他告别弟弟仇禄后,回家跪在母亲面前求母亲原谅他。仇大娘陪母亲坐在堂上,手里拿着棍子问:“你愿意受到棒打的话,我就让你留下。不然这里已经没有你的财产了,你还是走吧。”仇福哭着说:“该打,该打。”仇大娘扔下棍子说:“你卖掉妻子,就该受到惩罚。等你结了公案,我再教训你。以后如果再犯错,我可饶不了你。”之后,派人去姜家告诉了姜凤花。

又过了半年,仇大娘虽然在生活上对仇福不苛刻,但是在劳动上对仇福的要求十分严格。仇福也不偷懒,仇大娘细心观察,认为兄弟已经悔改了,暗自高兴。大娘与母亲商量,想接姜凤花回来,母亲怕儿媳不愿回来,大娘说:“她如果想重新嫁人,何必要自杀呢,可见她是个贞节的女子啊。”仇福在仇大娘的陪同下,跪着到岳父门上请罪。姜秀才夫妇把仇福教训了一番,仇大娘喝斥仇福长跪在地上,就去请弟媳姜凤花。姜氏闭门不见,大娘在门外劝她,告诉她仇福已经悔改了。姜凤花想到仇大娘平日对自己很好,于是出来相见,她指着丈夫破口大骂,仇福汗如雨下,无地自容。岳母不忍心才扶他起来。大娘问姜凤花何时回家,姜氏说:“姐姐的恩情深重,我怎敢违背你的意思。但是我怕他以后不能保证不会再出卖我。我们夫妻恩爱已断,我不想和这黑心人共同生活!不如另找一个房子,我去侍奉老母亲也好。”第二天,仇大娘找来马车把姜氏接回,母亲邵氏在门外迎接。婆媳相见,两人无比感慨,激动地大哭。仇大娘扶起两人,忙命人摆上酒席,命令仇福坐在下方,款待姜凤花,一家人这才转悲为喜。酒席间,大娘拿着酒杯说:“我熬了这些年,把这个家支撑住,不是为了自己。现在福弟已经改过,和弟媳破镜重圆,我可以将田产全部交还给你们了。”然后把账册、契约交给夫妻二人,说:“我现在要回家了。”仇福夫妻一听大娘要走,眼泪汪汪地苦苦挽留,大娘才作罢。

没过多久,官府送来了仇禄冤案得雪的文件,田产全部还给仇家。魏名听说后大惊失色,心想仇家的本事怎么这么大。这时,他又听到仇禄要回来的消息,于是偷偷地抱来干柴茅草,在仇禄的房屋外点了把火,然后逃走了。这时正好狂风四起,火很快烧了起来。虽然村民们奋力抢救,但是仇禄的房子已经烧毁了。只留下仇福的两间房子,全家只得挤在一起。没过几天,仇禄真的回来了,全家人这才又高兴起来。仇禄回来后,得知蕙娘还没有改嫁,于是又上范公家重新找到蕙娘,夫妻相会,好不热闹。范公知道女婿家被烧,想留他在自家住下,但是仇禄拒绝了。

仇大娘苦心把家里料理好,却又遭火灾,她心情沉重,觉得这里肯定有人在捣鬼。她一边动起心思,一边把积蓄的金银攒好,准备重新盖房。仇福亲自动手,按姐姐的吩咐,重建家园。大娘也雇了工匠,亲自指点,新房很快就落成了。

仇禄为了感谢将军,想前去感谢并赎回父亲。仇福也争着要去,仇禄说:“我比较熟悉路途。”于是骑着马再次来到关外。仇禄来到将军门下,正好将军捕了几十个强盗,其中有一个正是魏名引诱诬告仇禄的。将军把真相告诉了仇仲,并告诉仇禄强盗已经捉拿归案,父子俩感激不尽。仇禄说明来意,将军恩准了仇仲回家。仇仲、仇禄高兴地回到家乡,仇禄又接蕙娘回来,全家团聚,十分高兴。亲友、邻居纷纷上门祝贺。

仇大娘从仇禄那儿得知,仇禄是被魏名陷害,这使她终于明白了是谁在捣鬼。她与家人商量,要去官府告状。父母都劝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娘不同意,说:“此恶不除,后患无穷。”仇大娘告状后回家,对父亲说:“这么多年来,我总算把家里的事情料理好了。现在你也回来了,我就告辞回家了。”父亲不愿意,仇福、仇禄也不答应。仇仲把田产分为三份,仇福、仇禄、仇大娘各一份,大娘再三推辞,坚决不收。兄弟俩哭着求她:“如果不是姐姐,我们怎么会有今天呢?”大娘这才安心地接受。

有人好奇地问大娘:“不是同一个母亲生的兄弟,你为什么这么关心体贴他们?”大娘说:“只知道有母亲,而不知道有父亲,这是动物的习性,人是不能这样的。”兄弟二人听说后感动不已。仇福、仇禄为了感激姐姐十年来的苦心操劳,为她建了一样的住宅,大娘把小牛、小龙两个孩子接来,团聚在一起。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