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Page 1陀思妥耶夫斯基 Fyodor Dostoyevsky最新章节-免费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Fyodor Dostoyevsky作品-小说大全-七猫免费小说-七猫中文网
第六章 Page 1
书名: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作者: 陀思妥耶夫斯基 Fyodor Dostoyevsky 本章字数: 3897 更新时间:
我把我的小说向他们一气读完了。我们一喝完茶就开始朗读,一直坐到后半夜两点。起先老人家双眉深锁。他原以为他将听到某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也许他根本理解不了,但一定是某种高不可攀的东西;可是却突然听到了一些平平常常的和人人的事,就跟周围通常发生的事一模一样。如果主人公是个大人物或者有趣的人,或者是什么历史人物,比如罗斯拉夫列夫或者尤里·米洛斯拉夫斯基①之类的人,那还好说,万万没想到书中写的却是个小人物,一个受尽人家挤兑、甚至有点呆头呆脑的小官吏,而且此人连上的钮扣都快掉光了②;而且描写这一切用的又是非常普通的文体,就跟咱们平常说话一样……怪事儿!老太太疑惑地望望尼古拉·谢尔盖伊奇,甚至生起了闷气,倒像上了什么人的当似的;“真格的,值得吗,把这种胡说八道的东西印出
①作家孔戈斯金(一七-一八五二)两部历史小说的主人公。过去,这两部书曾被推荐为家庭读物。
②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穷人》中的主人公马卡尔·杰武什金。
来,还读给人家听,还得给人家钱,”她脸上的表情分明就是这意思。娜塔莎则全神贯注,很用心地听,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注视着我的嘴,我每读一个字,她那好看的嘴唇也跟着我微微颤动。这是怎么搞的呢?我还没读完一半,我的全体听众便都眼泪汪汪地潸然泪下。安娜·安德烈耶芙娜真心真意地哭着,打心眼儿里可怜我的主人公,我从她的长吁短叹中明白,她非常天真地愿意做点什么帮帮他的忙,让他摆脱自己的不幸。老头则完全丢掉了对高不可攀的东西的一切幻想:从迈第一步就看得出来:你还嫌嫩,有许多不足;马马虎虎吧,普普通通的一个故事;不过这故事能抓住人的心,”他说,“也使你渐渐明白和难以忘怀周围发生的事,而且使你认识到,一个最最逆来顺受、最最等而下之的人也是人,而且可以称之为我的兄弟!①”娜塔莎边听边哭,还在桌底下偷偷地、紧紧地握了握我的手。朗读结束了。她站起身来;她的两颊绯红,两眼噙满泪花;她突然抓住我的一只手,亲吻了一下,然后扭头跑出了房间。她的父亲和母亲面面相觑,彼此使了个眼色。
“嗯!瞧她那副激动的模样,”老爷子说道,他为女儿的举动感到愕然,“不过这也没什么,很好,很好嘛,这是一种高尚的感情冲动!她是个心地善良的姑娘……”他乜斜着眼,看着夫人,嘟嚷道,仿佛想替娜塔莎辩护似的,同时不知道为什么也想借此替找辩护。
尽管安娜·安德烈耶芙娜在听我读小说的时候,她自己也有点激动,并深受感动,但是现在她那模样却似乎想说:“当然,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是位英雄,但是干吗要拿椅子出气呢?②”等等。
娜塔莎很快就回来了,高高兴兴,喜气洋洋,而她走过我身边的时候还悄悄拧了我一下。老爷子又开始“严肃”地评论起我的小说来了,但是因为一高兴没有坚持到底,他一说就管不住自己了:
“我说,万尼亚小老弟,好,好!真让我高兴,我都没有料到你会让我这么高兴。既不崇高,也不伟大,这是看得出来的……瞧,我那里有一部《解放莫斯科》③,这书是在莫斯科写的,–你刚看了个头就得出来,小老弟,可以说吧,这人像头鹰似的在展翅飞翔……但是我说,万尼亚,你写得简单些,也好懂些。正因为好懂,我才喜欢它!不知怎的使人
①伊赫梅涅夫在这里重复了别林斯基评论《穷人》时过的话。
②源出果戈理的剧本《钦差大臣》中市长的话(第一幕第一场)。他讲的是一位历史教员,上课时一激动,把椅子都弄坏了。
③这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充斥书肆的一部惊险小说。
感到亲切;这一切就像是我自己的切身感受。至于什么叫崇高?我自己也不摸。至于文体,我倒想可以改一改:尽管我也说它好,但是不管怎么说吧,崇高的东西毕竟少了点……不过现在说也晚了:书都印出来了。只能出第二版的时候再说了?怎么样,小老弟,也许会出第二版吧?那时候又有钱了……嗯!”
“伊万·彼得罗维奇①,难道您真拿到了那么多钱?”安娜·安德烈耶芙娜说。“我瞧您那模样,不知怎么总叫人不大相信似的。唉呀,主问,现如今,连干这么点事都要给钱!”
“我说万尼亚,”老人家继续道,越说越来劲了,“虽说这算不了什么差使,但毕竟也是条门路。那些大人物会看到的。你刚才不是说果戈理每年都能拿到一笔津贴,而且还被派出国了吗②?要是你也这样该多好呀!啊?要不然,还早?还得再写点东西?那你就写吧,小老弟,快点写吧!不要翘尾巴,睡大觉。不要满不在乎!”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带着一种老于世故和倾吐金玉良言的神情,而且又出于一片好心,使人不好意思给他泼冷水,不让他幻想。
“要不然,比如说吧,给你个鼻烟壶也说不定……怎么样?皇上的恩赐是没有定规的。想鼓励鼓励你。谁知道呢,说不定还会让你到朝廷去做官,”他放低声音又加了一句,而且眯起左眼,做了个彼此心照的姿势,“难道不会吗?要不,上朝做官为时尚早?”
“唉呀,就要到朝廷做官嘛!”安娜·安德烈耶芙娜说,仿佛有气似的。
“再过不多一会儿,你们就要提升我做将军了,”我打心眼里笑着,答道。
老人也乐了,非常得意。
“将军大人,请用膳!”爱笑爱闹的娜塔莎叫道,这时候她已经给我们摆好饭桌,准备开饭了。
她哈哈大笑起来,跑到父亲眼前,伸出两条热乎乎的玉臂,紧紧搂着他的脖子:
“好爸爸,好爸爸!”
①万尼亚的名字和父称。俄俗:对人称呼名字和父称显得有礼貌而且客气。
②当时果戈理住在意大利。沙是尼古拉一世曾赏赐给他三千卢市津贴,从一八四五年起,每年拨予一千。
老人家深受感动。
“唉呀,好啦,好啦!我也不过随便一说。管它将军不将军呢,咱们去吃饭吧。你也太多情了!”他又加了一句,伸手拍了拍娜塔莎涨得绯红的小脸蛋,一有合适的机会,他就爱拍拍她的脸蛋,“我说万尼亚,我说这话是出于对你的爱。嗯,当不上将军也没关系嘛(咱们离将军还远着哩!),反正也是个知名人土,是个写家嘛!”
“爸爸,眼下叫作家。”
“不叫写家了?我不知道。好吧,就叫作家吧;我想说的是这么回事,当然,写写小说,人家是不会让你当御前侍从的;这事,就不用去想它了;但是起码也可谋个一官半职。比如说吧,到大使馆当个随员什么的。也可能派你出国,去意大利,去疗养或者留洋深造;还可能资助你,给你点钱①。当然,这一切也得你自个儿上进;要做事,认认真真地做事,这样才会名利双收,而不是想方设法地托人情,走门路……”
“那时候你可别骄傲呀,伊万·彼得罗维奇,”安娜·安德烈耶芙娜笑着加了一句。
“爸爸,你还是赶快赏给他一枚星形勋章吧,要不然的话,真是的,老是随员长随员短的!”
她又轻轻拧了一下我的胳臂。
“这死丫头一直拿我开玩笑!”老人家喜滋滋地望着娜塔莎叫道,经他这么一叫,娜塔莎又满脸涨得绯红,可是两眼却像两颗小星星似的在愉快地闪光。“孩子们,看来,我还真扯远了,有点想入非非了;我动不动这样……可是我说万尼亚,我瞧着你那模样:你这人是不是太普通,太平凡了呢……”
“啊呀,我的上帝!那么你要让他成为什么样儿呢,爸爸?”
“不,我不是这意思。我的意思是说,万尼亚,你的脸有点那个……我是说完全不像诗人的脸……应当是这样的,你知道吗,据说,那帮诗人都是面孔苍白,头发都是这样的,眼睛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神态……你知道吗,比如说什么歌德呀或者其他等等……我这是在《阿巴顿纳》②里读到的……又怎么啦?我又错了?瞧,这淘气的死丫头,净取笑我,笑成了这模样!孩子们,我虽说没有学问,不过我感觉得出来。好了,脸
①参见果戈理在意大利,沙皇尼古拉一世曾给予津贴一事。
②这是作家被列沃依(一七九六-一八四六)写的小说;他书中的主人公威廉·雷亨巴赫是个诗人,他的外貌就像伊扬海涅夫描写的那样。
什么的就不用管它了,脸长得怎么样,无关紧要;我看,你的脸就不错嘛,我很喜欢……要知道,我要说的并不是这意思……不过人要正派,万尼亚,要正派,这是最要紧的;要洁身自好,不要想入非非!你前程远大。要实实在在地做事;这就是我要说的,我要说的正是这个!”
多美好的时光呀!我的全部空余时间,全部晚上都在他们家度过。我给老人家带来文学界和文学家们的各种消息,不知道为什么他也忽然对文学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读起B的批评文章来了。我对他说过许多关于B的事,而他对B几乎一无所知,但是他对B赞不绝口,痛斥那些在《北方蜜蜂报》上写文章骂他的他的论敌们①。老太太则睁大了两眼紧盯着我和娜塔莎;可是她也看不尽许多!我们已经心心相印,我也终于听到了娜塔莎低着头,半张着嘴,几乎像耳语一样对我说:我爱你。但是两位老人家终究还是知道了;他们一猜,一琢磨,就全明白了;安娜·安德烈耶芙娜连连摇头。她既感到奇怪,又感到可怕。她对我放心不下。
“如果一帆风顺,当然也不错,伊万·彼得罗维奇,”她说,“要是一旦碰了钉子或者出了差错;耶怎么办?您还是找个正经事情做做吧!”
“我说呀,万尼亚,”老人家思虑再三后说道,“这事我看出来了,也注意到了,不瞒你说,我甚至很高兴,看到你和娜塔莎……嗯,这也没什么!但是你要明白,万尼亚,你们俩毕竟还很年轻,我那老伴安娜·安德烈耶芙娜说得也对。等等吧。就算你是个人才吧,甚至才华出众……但毕竟不是天才,不是像开头人们使劲嚷嚷的那样,而是一般有点才华罢了②(今天我还在《蜜蜂报》上读到了一篇对你的评论③;他们把你看得一钱不值;唉,这算什么报纸呢!)是的!你要明白:这毕竟不是存在钱庄里的钱,我是说才华;你们俩都很穷。咱们还是再等上个一年又半,或者
①《蜜蜂报》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在彼得堡出版的一家反动报纸,经常攻击和谩骂别林斯基以及文学界的“自然派”。
②内容大致相近地复述了别林斯基在《当代短评》一文中所说的话:“任何一个有头脑和有审美力的人都不会否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才华,甚至是出众的才华,由此可见,问题仅仅在于这才华有多高,多大。”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