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押解特务晓亮最新章节-免费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晓亮作品-小说大全-七猫免费小说-七猫中文网

第十一章 押解特务
书名: 王老桂的家事儿 作者: 晓亮 本章字数: 2778 更新时间: 2024-04-30 11:58:23

桂花冲里很热闹,就是过年过节也没有这么热闹。在上河,扛抬木料的人们都笑呵呵地把沉甸甸的圆木送到王老桂家的院子里,堆在桂花树下。王桂芳笑逐颜开地手提茶壶,端着茶碗,为大家伙上茶,让众人们喝上一碗茶。

大家伙还未尽兴,有的人坐在椅子上,有的人坐在板凳上,有的人坐在木料上,还有人靠在桂花树上或院门上,议论抓特务的事情。这是千古奇闻,在大巴山深处有潜伏的特务,他们在这深山老林干什么呢?这里一无军事基地,二无重大的工程项目,也不是边防要塞之地,在这大山里来搜集什么情报呢?

其实,有的村民早已认出了这两个外乡人,那是昨晚那两个外乡人在他们家里收购过木耳、香菌、黄花、天麻之类的东西,就是一个投机倒把的小商贩。但是,他们不能说出来,只要他们一吭声,就要惹火上身,这个时候出售那些土特产品、药材,要被“割资本主义尾巴”。不仅要没收出售的物品、款项,而且还要挨批斗,住学习班。谁人敢伸这个头呢?这些人不敢凑这个热闹,声称说,有事要回家去,一家人还要商量如何应对这个事情,害怕两个外乡人供出他们,指认他们,应该如何对付呢?只有像那两个外乡人那样,死不承认,谁人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太阳照在大院里,将两棵参天的大桂花树影投在地面,时间已过正午了。大家伙说说笑笑,就离开了王老桂的院子,各自回家去吃午饭,管它那两个人是不是特务,先要把自己的肚子填饱再说。

在河道的下游,王老桂押着那两个外乡人转过一个山嘴,在一处弯道里,突然喊叫一声:“都停下来,忘了一件大事,那三条蛇皮口袋的东西落在上面的河道上,那是证据,我们就这样到大队部,怎么交账呢?”

“是啊,怎么交账呢?”几个年轻人也附和道。

“这样吧,王贵留下来,和我看守这两个人。”王老桂指点着王贵和另外三个年轻人,吩咐道,“你们三个人回转身去,分别装上摊在河道边的东西,跟上来,我就在这儿等着。”

三个年轻人得令,撒开腿飞快地向上河跑来。那些被河水泡得半干半湿的香菌、木耳、黄花之类的土特产只在太阳光下,已经晒干。这些东西没有人敢拿,谁人敢私下里收留特务的东西,那是什么行为,是同特务一样的行为,所以,蛇皮口袋和那些土特产品就在河道的干燥地上。

三个年轻人就将香菌、木耳、黄花分别装在三个蛇皮口袋里,还有天麻、当归之类的药材也分别装在蛇皮口袋里,扛上肩,就往下河走。

在河道拐弯处的王老桂父子俩看着两个外乡人,王老桂小声地对两个外乡人说:“这儿没有外人,就是我们父子俩,说实话吧,你俩是什么地方的人?到底来桂花冲干什么?”

“你已经看到了,”其中一个外乡人说,“我们就是从山外来的中国人,到这大山里来倒腾一点土特产品,贩到山外去,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如今这个年头,吃不饱饭,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是中国人?”王老桂打断他的话,“台湾岛也是中国,你俩是台湾过来的特务吧?”他心里绷的一根弦始终没有放松。

“是中国大陆人。”另一个外乡人说,“你看,我们像台湾过来的人吗?”

“你们到底是哪里的人呢?”王贵有些不耐烦的样子,说,“爹,不跟他俩啰唆了,交到大队部去,关起来,一顿打,什么都要交代出来。”

“你俩只要不是敌特分子,这个事情还好说。”王老桂点燃一窝旱烟。

“你看我俩像特务吗?”还是那个外乡人说,“我俩是同一个公社,同一个大队的人,结伴外出,偷偷地摸进大巴山里来,就是收一点木耳、香菌之类的东西。我们也知道,倒卖这些物件是违反国家的政策,要受到严厉的处罚,所以,我们不能说出我们的所在地。你们也是懂政策的人,我只要交代出居所,你们这里的人民公社就要派民兵把我俩押回原籍。在哪里受处罚,游街批斗,都不在乎,只是影响我们的小孩不能上学,不能参军,作为投机倒把的后人,在地方上永远抬不起头来。”

“请你老高抬贵手,放我俩一马。”另一个外乡人跪了下来,冲着王老桂磕头,“人,要是有来生来世,我定当牛马来报答你。”

“我一看,你们父子俩都是好人。”这一个外乡人也顺势跪下来,泪流满面,“我们本打算在昨夜里走出这条山冲,就在上河的一处沙滩上歇脚休息,正起身时,不小心把河滩上的木排推到河水里去。我们的货物也在木排上,就在抢蛇皮口袋时,人就随着木排漂流在河水上。落在那个深潭里,没有被淹死,已经很感激上苍的垂怜照顾。看在我们上有老人,下有一串小孩的份上,阎王爷没有收留我俩,让我们从潭水里逃生,在柳树洞里躲过寒冷的河风,才没有被冻死,就在早晨太阳照在河滩上时,听到你吹哨子的声音,赶忙爬上河岸,像是遇到救星一样。谁知你们误认为我俩是敌特,真是有些委屈……”

“好啦,别废话。”王老桂吧嗒了几口烟,磕下烟灰,说,“既然你俩不说出是哪里人,就是在大队也好,还是在公社里,就不要说出来。我也是养孩子的人,正如你所说,在这个年头,割资本主义尾巴,投机倒把分子,是对小孩将来的成长不利。那么,我也警告你俩,也不要指认出你们收购的这些土特产品是在桂花冲的农户里收购,否则,要割那些农户的‘资本主义尾巴’,很让我难以下手,都是乡里乡亲的人,让我割谁的尾巴呢?就是割了他们‘资本主义尾巴’,也是同你们一样,都是家大口渴的人户, 还有一大堆小孩,如何养,小孩如何做人?”

“这些,我俩知道。”两个外乡磕头如捣蒜,“绝不供出出售土特产品的这些农户。我俩的命还捏在你手里哩,如若说出他们来,你还不是像捏死一只蚂蚁那样捏死我们容易。”

“理,是这个理。”王老桂把烟袋又别在腰间,对两个外乡人呵斥道,“起来吧,我还是提醒你俩,千万要记住我的话。这时候也没有什么外人,在哪里也不能把我交代你俩的话,向别人说出来,我还能放你俩一马。”

这时候,三个年轻人背着三口蛇皮袋,已转过了山嘴,咚咚的脚步声清晰地传来。王老桂又改变了主意,他将两个外乡人的反剪的双手解开:“你俩一人背一条口袋。”他将两个外乡人的右手拴上,又串在一起,让他俩用左手拎着蛇皮口袋,或用左肩扛着蛇皮口袋,再在两个外乡人前后留出绳头,相距不过三四米的样子,就叫王贵在前牵着绳头,在前作引导,另外留下一名年轻人在后牵扯着绳头。这样,前后有两人牵拉着中间的两个外乡人,他俩想跑也跑不了。

“你们两个就回家吃饭。下午该干啥,就干啥去。”王老桂对另外两个年轻人说,“我们三个人押送着他俩,到大队部就回转身,不要这么多人,兴师动众,影响生产劳动。”

只要王老桂发令,两个年轻人只得执行,依依不舍地回转身去,直看到王贵和另一个年轻人一前一后牵扯着两个外乡人,又转过一个山嘴,他俩才走上山坡,消失在树林之中。

王老桂吧嗒了一袋旱烟之后,就将剩下的一袋天麻、当归之类的药材藏在河岸的石岩下面,用枯树枝做好标记。然后,将烟袋杆别在腰间,反背着双手,迈开脚步,撵上前去,跟在押送两个外乡人的身后。当他看到河道有住户人家,男女老少站在路边瞧热闹,同他打招呼,他满脸微笑,似乎是从战场上打了胜仗的将军,可不是么,在他的指挥下,捉拿到两名敌特分子嫌疑人,就是一大功劳。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