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敌特之嫌晓亮最新章节-免费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晓亮作品-小说大全-七猫免费小说-七猫中文网
第八章 敌特之嫌
书名: 王老桂的家事儿 作者: 晓亮 本章字数: 2728 更新时间: 2024-04-30 11:58:23
后半夜,河风小了,但是雾气起来了。两个小生意人渐渐看清眼前模糊的河面,翻着浪花的河水似一条白练一样,不息地向下流去。满耳的流水声,尤其是河水冲击河中石头的撞击声,轰轰烈烈作响。
对面山坡上的树林一片黑暗,只看得见几棵歪脖子柳树盘根错节,树身粗大,幸好两人抱不过来的树身空了半边。他俩就坐在半边空洞里,将树底下的枯树枝拣了一些, 盖在树洞外,抵挡一下河里的雾气、寒气。
这两个生意人在破树洞里,才缓和过气,身上渐渐地热乎,闭上眼睛眯一下。他俩经历了千难万险,在死亡线上挣扎了一回。但是,时时还是在睡梦中惊醒,伸头向洞外,透过柳树枝,看到天空中还有数颗星星在闪烁,离天亮还有一会儿。既然天上有星星,也不会下雨。只要不下雨,河里不会涨水,他俩暂时还是很安全,就这样,两个外地人睡睡醒醒,挨到天明。
黎明的时候,河雾越来越大。太阳升起来了,照在河道上,也将阳光洒在河面上,风一吹,雾就散开。河岸边的气温也渐渐地升高。五月的阳光落在桂花冲的河岸上,依然温暖。见到阳光,两个外乡人这才在歪脖子柳树洞里又眯了一觉。直到他俩听到头顶上有哨音声和粗大的嗓门声,号召社员们出工的声音,才把他俩震醒。其实,柳树梢头早已有鸟儿在唱歌,蝉在奏曲,对他俩来说,那是和着水声的催眠曲。
两个做小生意的外乡人是被王老桂的声音吵醒了,他俩推开树洞外的枯树枝。淡淡的阳光从青翠的柳树枝叶间露了下来,满眼的野山桃花、梨花灿烂地笑着,也好像在嘲笑这两个大男人赤裸着身子从树洞里钻了出来。他俩赶忙抓起挂在树枝上已有大半干的衣服穿在身上,半旧半新的蓝色衣裤在河水里一冲刷,又在乱树丛间撕扯,衣服已有些破烂,幸好有内衣内裤还能遮挡一下身体的隐私。
这时候,他俩才看清木排是数截水桶粗的圆木被竹片子连在一起,绊在河边歪脖子的柳树下,在河水中晃荡。两个外乡人不敢贪看河道里的美丽风景,只好寻着人声,扯着河岸的野山桃花枝爬上河岸,跳在王老桂的面前。
王老桂迈步在河道上,正鼓起腮帮子,起劲地吹哨子,正要张口再喊“同志们”的时候,在自己的跟前突然出现两个蓬头垢面,衣衫破烂的大男人,把他吓了一跳。他后退两步,立定身子,厉声质问:“你们是谁?从哪里来的什么人?”
这个年代,人们的思想警惕性很高,时刻牢记着“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像这样的字句用石灰粉刷在墙壁上、岩壁上的标语到处可见。
王老桂脑海里忽然闪念,是不是敌特分子钻到大巴山里来了呢?这个时候,中国人民将苏联侵占的珍宝岛夺了回来,大陆人民时刻要解放台湾岛。是不是苏联、台湾的国民党派遣特务到大陆,颠覆祖国呢?
他也经常参加在公社里的学习,知道在边防上抓了很多特务。当时,他感觉到那里是很遥远的事情,同自己八竿子打不到。现如今这两个不认识的人,是什么来路呢?假如要是人们传言的敌特分子深入到大巴山里来,他不敢想下去了。但是,他心里迅速做出了决定,一定要抓住这两个敌特分子,如何抓住他们呢?他听人讲过,所有的特工人员都带有微型武器,个个身怀绝技,稍有不慎,就遭到敌特的毒手。目前正在河边,是一对两,还是两个身手不凡的特工人员。他打定主意,只能智取,不能强攻。否则,被他俩捏死,顺手丢在河水里,死无葬身之地。
两个外乡人在昨夜的河水里受到惊吓,见到有人在河道上,感到格外亲热。可是,他俩却是偷偷摸摸进山里来收购土特产、药材的小生意人,在这个年代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被人们捉住之后,要“割资本主义尾巴”,要遭到批判斗争。更严重的行为,还要受到政府的专政,被判决劳动教养,改造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以上。
他俩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处境,眼前这个头缠白色毛巾,腰别长烟袋杆,一身黄布中装,高高个子,手拿哨子吹哨的人,是这个生产队的队长式的人物。如若落在他手里,就有可能先住“学习班”,查明问题,然后就要遭受各种各样批斗会。他俩不敢多想,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说道,路过,路过这里。
两个外乡人急着要到上面的深潭那儿找回他们的蛇皮口袋,那是他俩的全部财富,也是他俩的命根子,不找回去,等于就没有命回去,如何向家里人交代呢?全家老老少少还眼巴巴指望着他们,在外偷偷地挣点钱回去,解决一时的饥饱问题哩!
这两个外乡人从王老桂面前匆匆过去,一路小跑着向上游而去,一边跑一边还扒开河边的树林子,看看他们的蛇皮口袋漂流在哪里。
王老桂看到这两个浑身破衣破裤的中年人惊慌失措地从他面前跑过去,而且还在沿河观察,更加坚信他的判断力,绝对是境外特工人员潜伏到了大巴山,是两人一个战斗小组,可能还有同伙埋伏在山林之中。他不敢有任何耽误,向前赶紧走几步,将手中的哨子含在嘴里,急促地吹了起来。
住在河沿的农户和在半山坡的村民每天都能听到王老桂的哨音声,以及他粗嗓门声,习惯听他的吆喝指示,分配一天的活路。所以,已经有三三两两的社员等候在河边小道上,然后集结一起,干活劳动。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听到他们的生产队队长所吹的哨声连续尖厉,不是平常时日的哨声那样动听,所吹的哨声一声比一声急躁,似乎有什么紧急的情况发生。
于是,离他最近的几个男人向他走来。王老桂看到有几个社员向他靠拢,他就有了胆气,快速地站在河边的一方大石头上,依然急急地吹响哨音,并且,大声疾呼:“所有的男同志们到河边集合,有新的任务要分配。”他边吹哨边喊。
已经有两个年轻人走来,站在大石下面,仰面看他。王老桂连忙跳下大石,对两个年轻人低声吩咐,让他俩一个向下河,一个向上河,将走拢来的男劳力通知过来,抓特务。
两个年轻人也很兴奋,这可是百年不遇的事情,只听广播和收音机里说,有境外特务经常在边境线活动,被我军民联手抓获。今日也不敢马虎,谁人也不敢不听这块地方上的最高指挥官—生产队长的命令,一旦放跑了特工人员,那是何等的失职!上面要是追查下来,岂不是要受连带责任吗?轻则挨批斗,重则判刑。所以,人们一听到说抓特务,人人手持锄头、扁担、树棍向王老桂靠拢,听他的指令,抓特务。
这个大集体的时代,都将人们捆绑在那个小天地里,每天就是上坡下坡劳作,再就是吃饭睡觉。有时候,还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在某家大门前,点上火把或松明节灯,开会学习,念语录和最高指示,或者读《人民日报》的社论。人们感觉到枯燥无味,大家伙一听说,王队长要带大家抓什么特务,在桂花冲算是天下奇闻,人人斗志昂扬,个个摩拳擦掌,在大白天里,看看特务是长一个什么模样,到底有多大的本事,是不是人们传说的那样,身背电台,怀藏刀枪,专门收集国家的情报,从事阴谋活动。
这个时候,大家不像平时出工那样,似鸭子上坡慢腾腾地走路,而是一路跑步,向王老桂集合。不一会儿,就从下河集聚有七八个青壮年劳动力。王老桂一看大伙儿高昂的战斗力,一声哨音,大手一挥:“跟我上前去,那两个敌特分子就在前方不远的河边。同志们,冲啊,活捉特务。”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