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水能覆舟陈玉福最新章节-免费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陈玉福作品-小说大全-七猫免费小说-七猫中文网

第十三章 水能覆舟
书名: 1号检察官 作者: 陈玉福 本章字数: 7990 更新时间: 2023-06-27 09:31:20

1

苏清林接陈云天的电话时,他正在和妻子给小女儿苏晶过生日。他本想陪妻女两天的,一听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惊得头发都竖了起来:“现在谁在现场?”“市长冉高山、市检察院的唐检正在现场疏通道路,我现在在通往现场的路上!”陈市长急促地说:“我接到冉高山同志的电话后,就跟你联系,电话一直打不通。”

“云天同志,你代表市委到兰河现场办公,处理善后。同时,按照重大事件及时上报的原则,马上把这一情况上报!”苏清林说:“我连夜赶到兰河!”

“清林书记,明天返回吧,这里就交给我了!”陈云天想到苏清林整个春节都在国外,想让他多在家里呆上一天:“再说了,晚上赶路也不大方便。”

“别说了!云天同志,我必须连夜赶到!”苏清林不假思索、坚定地说。放下电话后,苏清林在女儿额头上亲了一下,站起来顺从地让妻子帮他穿上了外衣,然后朝妻子点点头:“多保重,我走了。”

不等妻女说再见,苏清林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家门。苏夫人和苏晶追了出来,车子已经缓缓驶往花岗石小路,紧接着,车速加快了,很快驶出了大院的伸缩门。苏夫人和苏晶朝远去的小车招手,这一切,尽收入市委书记的眼里。

与此同时,身居甘州市副市长的王东山也得到了火灾的消息。他立即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把电话打给了田婷玉。

“小玉,你实话告诉我,你究竟收没收过朱坤荣的钱物?”

“没有呀!怎么了?”

“出大事了,支木中心学校起火了,可能会有点麻烦。你立马跟朱老板、相关人联系,该承担的责任都承担起来!等这事儿过去了,我再想办法救他们!你也记住!祸从口出!”

“你放心吧。我会处理好一切的。最近,我先住在单位,你该忙什么就忙吧。”“没有大事,千万别跟我联系!”

“知道了。”

王东山一点也不傻,他知道这场大火意味着什么。这个朱坤荣也真是的,干什么非要设计修建一座木头楼呢?还“兰河第一楼”呢,吹得神乎其神的。结果呢?要是不死人或是少死人,也还罢了。如果死的人多了,他王东山也一定脱不了干系。他隐隐约约感到,田婷玉肯定接收过朱坤荣的钱物,但是,她一定不会牵扯出他来,就是查出了他们的情人关系,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种错误,对于他王东山来说,仅是个生活作风问题。

如果出现受贿、渎职问题,那可就是犯罪了。所以,他告诫田婷玉“祸从口出”,不仅仅是说绐田婷玉一个人的。他相信,她会告诉朱坤荣以及设计修建“兰河第一楼”时,收过他书法条幅的那些部门负责人的。同时,田婷玉还会把他的意思告诉那些人的。

田婷玉这些年来在王东山的言传身教下,进步非常之快。尤其是政治敏锐性,甚至还强于他呢。同时,田婷玉有着超常的记忆力,凡是他交代的问题,她都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并且执行的效果非常之好。

所以,他是相信这个女人的。

处理完这一切后,王东山才急急忙忙赶到了事发现场。他到时,狗咬球市场的通道已经疏通了,全方位的救火救人工作已经开始。紧接着,陈云天市长也赶到了……

2

苏兰芳发现门房的王成不见了,学校大门、小门全都上了锁。她对着拥成一团的学生急了:“快!搭人梯!赶快!”

她说着带头蹲在了地上,有几个老师和学生也照她的样子蹲下了。学生们踩着苏兰芳等人的肩头,往外翻着,一个、二个……五个、六个,第一批学生翻出去了……紧接着,校门外头也有群众来帮忙了。

苏兰芳由于脊背上有伤,每托上去一个学生,她都忍受着极大的痛苦。汗水已经渗透了她的衣服,她强忍着疼痛,一个又一个地往外送着学生。她只有一个信念,坚持就是胜利!

远处消防车的叫声传来了,紧接着,排山倒海的气势由巷口往里延伸,顷刻之间,整个巷道铺满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消防车的尖叫声撕扯着夜空,离学校越来越近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苏兰芳实在坚持不住了,她一头栽下,昏死了过去。

消防人员砸开了大门上的铁锁,苏兰芳和烧伤的学生们,被送到了医院……

凌晨五点二十分,陈云天、王东山陪着苏清林来到了兰医,看望烧伤的学生们之后,又来到了苏兰芳的病房。

“这位苏老师很勇敢!”陈云天给市委书记介绍说:“她用受伤的身体托出去了三十二名学生,直到昏死了过去。”

苏清林见是女儿躺在病床上,联想到了昨晚上没有吃完的苏晶的生日蛋糕,鼻子一酸,掉下了眼泪。

陈云天马上把纸巾递了过去。

苏兰芳已经醒过来了。刚才她还昏睡着,是父亲无声的泪水唤醒了她,还是人们的脚步声惊醒了她?总之,苏兰芳醒了。她首先看到的是父亲慈爱的眼神。她多想脱口而出一声“爸爸”呀!可是,爸爸用眼神堵住了女儿的嘴巴:“苏老师,你用带伤的身体救出去了三十多名学生,你的事迹很感人,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谢谢你!”

“苏老师,这位是我们的苏书记,他刚赶来,水都没有喝一口,就来看你和你的学生们来了。”

苏兰芳点点头,此刻,她想起了被抓走的未婚夫兰宗震,也想起了被烧死的学生们,更想起了自己蒙受的委屈……

面对泪流满面的女儿,苏清林又一次掉下了眼泪,陈云天也掉下了眼泪,连王东山的眼睛也湿润了。主治医生告诉苏清林:“这位老师太勇敢了,以她的受伤程度,別说是三十二个那么大的学生,就是一个,她的身体都会承受不了的。她的勇敢,真让我们感动呀!”

“她是怎么受伤的?”苏清林问陈云天。

“春节前的一个晚上,苏老师来学校加班,被三个不明身份的歹徒打伤。她当时没有报警,所以,歹徒的去向还无法查清楚。”

“苏老师,你为什么不报警呢?”苏清林嗔怪地盯了女儿一眼:“既然受伤了,为什么不住院治疗呢?”

“……苏,苏书记,我没关系的。”女儿说话时,泪水哗哗哗地往枕头上流着。

这时候,秘书进来了。

苏清林知道,一定是又有什么事发生了,否则,秘书在这种时候是不会进来的。

苏清林把目光射向了秘书。

秘书:“苏书记,参加会议的同志们全到了。临时会议室也准备好了。”

“噢,”苏清林冲女儿说:“孩子,你好好休养,我抽空再来看你。现在,我和陈市长要主持参加一个很重要的会议。”

苏清林擦去了女儿的眼泪。

苏兰芳满足地朝爸爸点头。

苏清林冲陈云天说:“陈市长,告诉宣传部的同志,大力宣传在此次大火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把咱们的苏老师作为重点!”

苏清林第一次下命令让宣传自己的女儿。他为女儿的表现感到自豪,感到骄傲。他心说,她真不愧是我苏清林的女儿。

3

武警、消防、公安干警和人民群众是好样的。为了抢救孩子,他们表现出了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在抢救孩子的过程中,他们有的被烧伤,有的被砸伤,可还在坚持,直到坚持不住了,才被强行送到了医院……

到东方破晓时,整个抢救工作才结束了……

紧接着,“2?6特大火灾”的伤亡人数也统计出来了:在支木中心学校补课培优的六年级、初三8个班的四百多名学生中,有十七名学生葬身火海,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百五十多名学生被烧伤或砸伤……

参加抢救孩子的武警、消防、公安人员中,一位光荣牺牲,二十三人重伤,十七人轻伤……

“可以这么讲,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公安战士是好样的,他们表现出的那种超出常人的行为,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在市委常委扩大会上,苏清林如是说。

“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唐学强说:“虽然感觉对于办案者来说,是不可取的,但是,我觉得非常奇怪!这座所谓的‘兰河第一楼’,它的建设资金超出了正常建设费用的一倍,理由是,这座楼除了四梁八柱是钢筋混凝土外,其余的材料全是木头,木头的价值贵,这一点无可非议。我奇怪的是,当时为什么要盖一座木头楼?为什么要把四栋楼盖在一起?而且到高层后,又把四栋楼连接成了一个整体?难道就是为了要在今天烧个一干二净吗?这样一座严重违反消防安全法规的大楼,为什么会有人提出来?为什么会有人设计?为什么会有人批准?为什么会有人修建?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建?这么多的木头是谁供的?……”

唐学强一连串的‘‘为什么”,就像一颗颗炸弹,接二连三地在王东山心头炸响。好厉害的唐学强呀!他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都和他王东山的书法条幅有关,虽然他没有收过人家一分钱,可是,你凭什么给这些个“为什么”的单位和部门写“依法办事”的条幅呢?

真要让这个唐学强办案,还不把我王东山办进去?到时候,办你一个渎职罪还是轻的。他妈的朱坤荣,干吗要出这么一个馊主意,盖一栋耗资巨大的木头楼呢?你王东山也是个二百五,就没有想想,盖这么一栋楼,等于是盖了一个火药库呀!

好一个“依法办事”呀!我王东山是让你依法办“事”来着,你不依法办事,能怪谁呢?你唐学强也好,你检察院也好,你办案子总得讲个证据吧,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我王东山渎职了?

他妈的这个唐学强,还真成了我王东山的克星了!你听听,他还蹬鼻子上脸,越说越来劲儿了!而且,句句都是尖刀,刺在了我王东山的心窝子上!

“还有更奇怪的呢!”唐学强越说越慷慨激昂:“十条山街道跑到人家支木街道的地盘上管市场去了!十条山街道又是怎样管这个市场的呢?只管收费,不管服务,出现治安、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是支木街道的,因为这个叫狗咬球的市场,

在支木街道办的地盘上。支木街道也想义务管这个市场,可是商贩们不服管:十条山街道管的市场,支木街道办管不着!这样一来,这个市场就变成了无序蔓延的市场、脏乱差的市场。要不是这个无序蔓延的市场阻碍交通,拦住消防车的通道,也许我们的孩子就会少死几个,也许国家财产损失的就更少一些!”

唐学强说这些话的时候,心情是沉重的,表情是严峻的。王东山则心惊肉跳、慌张不安。

整个会场都被唐学强的语言打动了,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综上所述!”唐学强的声音越发洪亮了:“我认为,狗咬球市场的无序蔓延和‘兰河第一楼’的违规建设,都是这次‘2?6特大火灾’的直接原因!我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渎职犯罪案!我建议,成立‘2?6’特大火灾事故专案组,严厉查处上上下下的、胆敢以身试法的渎职犯罪分子,给受害者、给全市人民一个满意的交代!”

王东山求救似的看了官阶平一眼,用嘴唇做了个说的动作。

官阶平心领神会:“我看哪,学强同志的看法是不是有点偏激呢?比如说‘天下第一楼’,它真的跟这次火灾有因果关系吗?我认为,未必!如果是人为的放火呢?再比如说狗咬球市场,据我知道,在那里摆摊设点的商户,都是下岗的穷困职工嘛!我们街道的同志难哪!不给他们找个饭碗,怎么办呢?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出了点问题就随意地上纲上线嘛,啊,学强同志,这样做,是不是会打击一大片,是不是会挫伤下面同志的积极性呢?所以,我们在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时,更要考虑一下保护下面同志们的问题嘛!要不然,我们高高在上,谁会为我们去工作呢?”

会议争论得很是激烈,一小部分同志赞同官阶平的意见,以陈云天为首的大部分同志同意唐学强同志的意见。最后,大家把目光集中到了苏书记的身上。

苏清林赞赏地朝唐学强点了点头,又扫视了一下与会者:“我原则上同意学强同志的意见。我的意见是,两市检察院、公安,还有纪检委,马上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联合专案组,任命一名责任心强、德高望重的同志为专案组组长,全权负责‘2?6’火灾事故的查处工作!”

市委书记的话音刚落,与会者就为专案组组长的人选问题展开了讨论。官阶平、王东山、市委书记林南非等少数人坚持甘州派人出任专案组组长,兰河市检察院协助。

陈云天等人和兰河检察院的同志,坚持推荐唐学强担任专案组组长,兰河派精锐力量协助。

仍然是苏清林一锤定音:“同意成立‘2?6’特大火灾事故专案工作委员会,

苏清林任主任,陈市长任副主任,阶平同志、东山同志和兰河的公、检、法、纪委首脑,为成员,下设专案组。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任命市检察院检察长唐学强同志为专案组组长,甘州副检察长兼起诉处处长高久辛同志为专案组副组长,协助学强同志的工作!”

4

市委常委扩大会结束后,兰州市公安局局长刘仲夏就亲自带人把包工头朱坤荣带到了市局。同时,派去调查火灾现场目击者的刑警们也回来了,还带来了支木中心学校看门老头的儿子王成。

刘仲夏听刑警的汇报时,消防支队的钱玉和处长带着他们对火灾现场的勘查报告敲门进来了。钱处长说,根据林南非书记的指示,他们在短时间内,对火灾原因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调查分析报告一式十份,已分别送达了专案工作委员会的全体领导、专案组的全体成员,这一份是专门为公安局破案准备的。刘仲夏首先向消防支队表示了感谢,然后问钱玉和处长:“火是怎么着起来的?”

“经初步勘察和分析,起火原因是人为造成的。”

“有物证吗?”

“着火现场,也就是一楼仓库里,发现了烧毁的塑料桶残骸,据分析,这是装过汽油的塑料桶。”

“真是人为的?”刘仲夏显然对这个结果感到意外。

“勘察现场时,你们刑警支队的同志也在场。另外,我们还有勘察现场的录像带,不会有问题的。”

刑警王朝南调查目击者的结果和火灾勘査报告的结论是不一致的,从始至终,除了王成偷偷锁上门出去上网外,没有发现过任何可疑的人。

“王成上网有旁证吗?”刘仲夏问王朝南。

刑警回答:“天衣无缝!”

“你不觉得天衣无缝本身就有问题吗?”

“所以我们也把目击者带来了。”

“抓紧分头审讯,尽快把结果搞出来!”

审讯朱坤荣的过程,也是出乎意料地干净利落。这个时候,全部涉案人员都已带到了专案组的秘密驻地。

“我有罪!我请求政府严厉地处理我……我叫朱坤荣,今年四十六岁,兰河坤荣仿古建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公司性质为股份制。我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结果,那可真叫惨哪!十七名活蹦乱跳的孩子没有了!我真的有罪啊!”刘仲夏问:“盖木头楼是谁的主意?”

“我的。”

“图纸是哪里设计的?”

“兰河城建设计院。”

“兰河城建设计院怎么会这么设计呢?你搞这个设计时送了人家多少礼?”“个人一分都没有送,设计费他们是按规定收取的。”

“他们怎么会设计这样一个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图纸呢?”

“设计方案是我提出来的,我们是仿古建筑公司。仿古就得有古迹的味道,我真混呀!我真没有想到会这样呀!……”

刘仲夏望望检察院、纪委陪审的同志,无奈地摇了摇头。

一个晚上过去了,案子几乎没有什么进展。

审讯王成的结果,仍然是天衣无缝……

第二天,专案组的同志们又分头讯问了跟朱坤荣有关的单位负责人,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同一个口径。

调查木材供应商的同志也回来了,那个叫梁平山的木头贩子也被带到了专案组。这些年,梁平山的木材生意早就不做了。说到给朱坤荣供木材盖“兰河第一楼”的事,这位先富起来的农民瓦罐里倒核桃——哗啦啦啦全说出来了,而且说的和朱坤荣的一模一样。问到朱坤荣为什么会用那么大的价钱买他的木头时,梁平山说:“那是一色的无节白松,盖楼美得了不得!东西好,价肯定高呗!”

“这价也高的太邪乎了!”

梁平山振振有词:“黄盖的苦肉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愿卖他愿买呗!”

5

所有与“兰河第一楼”有关连的嫌疑人员,都以或“谈话”、或‘‘隔离”、或“审讯”的方式集中到了专案组。按规定,有个别人二十四小时之内必须解决问题,否则你就得放人!到点了,这些人是放还是不放?

唐学强不假思索地说:“如此简单、如此口径一致、如此干净利落的案子,你们见过吗?”

大家说,确实没见过!

“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十七名无辜的、天真无邪的孩子,走了。他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呀!他们有什么错?他们悲痛欲绝的父母、爷爷奶奶、亲朋好友有什么错?既然都没有错,这厄运为什么就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兰河第一楼’,究竟给国家造成了多少损失?”

专案组的成员们个个都义愤填膺,摩拳擦掌……

唐学强继续说:“他们就是没有受贿也有渎职行为,对不对?对这些不负责任!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造成如此严重后果的人,凭什么仅限于二十四小时?……你姓朱的害了多少人?那个叫梁平山的农民,你那木头是银子做的?为什么卖那么多钱?其他的,我想不用我说什么了吧?大家认真一些,出了问题我唐学强负责!”

大家都以鼓掌的形式,赞成唐学强的意见。

高久辛站了起来:“有个事儿宣布一下,兰河市公安局局长刘仲夏同志、刑警王朝南同志,从现在起离开专案组!”

刘仲夏、王朝南面面相觑,很不自然地站了起来。

甘州刑警总队副总队长对刘仲夏说:“市里有重大的案子让你们去办,赶紧去吧。”

刘仲夏、王朝南走出了房门,被送出了专案组。

为了工作的需要,专案组秘密地搬到了郊区的军区通信站里。这里的保密工作是一流的,大门口有专门的解放军哨兵,二十四小时站岗雷打不动。大院里,还有不定期巡逻的解放军督察。

为了配合办案,唐学强他们办案期间,督察组就变成了专案组的安全保卫队。这是苏清林听到案情“天衣无缝”后,特意安排的。他在电话里对唐学强说:“检察官先生,我等待你凯旋而归!”

接电话前,唐学强斜躺在军用铁床上陷入了沉思,造成案子天衣无缝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他们在这之前串通一气了?串通一气是有可能的,拿他们办案人的话来说,这叫串供。看来串供组织者的政治敏感性很强、法律知识也很丰富,否则,他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一巨大的“串供”工作。

唐学强甚至感到,市委安排的那个常委扩大会很有意思,会不会是苏清林书记故意安排的呢?他是不是感到了市委常委中可能有人和“2?6特大火灾”案有关?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在会上,跳的最高的是市委副书记官阶平。这个人难道是官阶平?官阶平的为官唐学强虽不能说十分清楚,但也是了解一点的。他心直口快、刚正不阿,不贪不占、两袖清风,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怎么可能和本案有关联呢?

据说,官阶平还有头脑简单、容易被人利用的一面。头脑简单是心直口快的结果,被人利用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以官阶平的资历,以官阶平的政治经验,他是不可能轻易被人利用的,除非对方手里有打蛇七寸的把柄,让官阶平不得不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来?

这个人是谁?是王东山吗?王东山的狡猾,王东山的阴险,他是领教过多次了,难道是王东山在左右官阶平?有这种可能性……对了,这一切,会不会又是王东山“依法办事”的结果呢?

唐学强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对!在这些单位找王东山的条幅,然后再找送条幅的人,这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可是,你暗中调查一个在职的副市长,合适吗?

检察官又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