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本纪 第十司马迁冯化志最新章节-免费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司马迁冯化志作品-小说大全-七猫免费小说-七猫中文网
孝文本纪 第十
书名: 白话史记(全六册) 作者: 司马迁,冯化志 本章字数: 11179 更新时间: 2024-06-24 13:40:04
孝文皇帝,是高祖儿子,排行居中。高祖十一年春天,大败陈稀叛军后,把代地平定了,立刘恒为代王,王国的都城在中都。代王是太后薄氏所生。登王位十七年时,即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去世。九月,以吕产为首的吕氏家族的人企图发动叛乱,以夺刘氏社稷,大臣们共同把他们诛杀了,谋划召代王入长安并把他拥立为皇帝。这些史事在《吕太后本纪》中都有记载。
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等人派人去迎请代王。代王向左右侍从的郎中令张武等人征求意见,张武等人商讨道:”朝中大臣都是当年高祖在世时的大将,他们熟习军事,多有谋略,他们决不止于仅做大臣,只是当时畏惧高祖和吕太后的权威罢了。现今他们已经诛杀了吕氏族人,刚刚血染京都,现在这样做只是表面上迎请大王,其真实的用意却不可信。请大王还是称病不要去吧,借此时机来观察事态的变化。”中尉宋昌进言说:”群臣们的建议都是不正确的。要知道秦朝政治失道,诸侯豪杰们一同起义叛乱,数以万计的人都认为自己能够得到天下,然而最终登上天子位置的人却只有刘氏而已。于是天下诸侯豪杰也就不再抱有幻想,这是其一。高祖分封子弟为王,让各王国和郡县的土地犬牙相错而相互制约,这就是常说的稳如磐石一般的宗族根基,对于刘氏的强大,天下人都信服,这是其二。汉朝兴起以后,废除秦朝的苛政,简化法令,施行恩惠德政,人人平静安宁,人心坚定难以动摇,这是其三。至于说以吕太后的威严,立吕家的人为三王,使他们执掌朝政,独断专行,可是太尉仅凭一信节就进入北军,一声呼唤完毕,士卒就都将左胸袒露,表示愿效忠刘氏,反叛吕氏,最终诛灭了吕氏。这是天意,并非人力之所及。现在大臣们即使想要发动叛乱,百姓们也不会顺从他们的驱使,他们的党羽难道能自始至终地坚定追随而不移吗?如今朝内有朱虚侯和东牟侯这样的宗亲,朝外诸人又畏惧吴、楚、淮南、琅邪、齐、代等强大的王国。现在高帝的儿子里只有淮南王和您了,您又是兄长,而且为人贤德圣明仁爱孝顺,美名远扬,因此大臣们才想顺应民意而迎请大王拥立为帝,大王不要再怀疑了。”代王将此事报给薄太后进行商议,还是犹豫不决。于是就用龟甲进行占卜,卦的兆象是一大条横向裂纹。卜辞说:”大横裂纹意味着要发生地位的变化,我将成为天王,就像夏启那样继承父亲的位置并把先代的基业发扬光大。”代王说:”我都已经是王了,还做什么王?”占卜的人说:”天王是指天子。”于是代王就派太后的弟弟薄昭前去会见绛侯周勃,绛侯等人详细地对薄昭讲述了他们迎请代王的用意。薄昭回来报告说:”可以确信了,没有什么可以置疑。”代王于是就笑着对宋昌说:”果真像你说的那样。”就命宋昌陪他乘一辆车,张武等六人也乘传驿之车一起去了长安。到达高陵后就停了下来,而事先派宋昌驾快车进入长安以观察事变情况。
宋昌到达了长安城西北的渭桥,丞相以下的大臣都前来迎接。宋昌回去报告代王,代王就驾快车来到渭桥,群臣都拜见称臣。代王就下车答礼。太尉周勃进言说:”请允许我能够单独进言。”宋昌说:”如果谈的是公事,不妨就公开说吧。如果要谈私事,那么做王的人是不接受私言的。”太尉就跪在地上奉献天子的玺印符节。代王推辞说:”到府邸以后再商定这件事吧。”就驱车驰入代王府邸。群臣也跟着到达王邸。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陈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郢、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等人都再次参拜说道:”皇子刘弘等人都不是孝惠帝的亲生儿子,没有承奉宗庙社稷的资格。臣等慎重地请求阴安侯、列侯顷王后和琅邪王、宗室、大臣、列侯,以及俸禄在二干石以上的官吏们商议说:’您是高祖的长子,理当成为继承人。’希望您登临天子位。”代王说:”承奉高祖的宗庙社稷,关系重大。我无才无德,实在是担当不起承奉宗庙的重任。请诸位另请楚王商议一个合适的人,我不敢承当。”群臣跪伏在地上坚决恳请。代王面西对着群臣谦让了三次,又面南对着群臣谦让了两次。丞相陈平等人都说:”我们慎重斟酌了此事,由大王奉继高祖宗庙,再合适不过了,即使是天下的诸侯百姓也都没有异议。我们为了宗庙社稷着想,不敢有丝毫的疏忽。请您接受我们的请求。我恭谨地再次跪拜奉献上天子玺印符节。”代王说:”宗室、将、相、王、列侯都认为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了,那我也就不敢再推辞。”于是就登上了天子位。群臣按照朝廷的礼仪依次排列,侍从皇帝。
于是命太仆夏侯婴和东牟侯刘兴居去清理皇宫,奉引天子的法驾,到代王府邸迎接皇帝。当日傍晚皇帝就入居未央宫。并在当夜任命宋昌为卫将军,镇守抚慰南北军。张武被任命为郎中令,负责巡行保卫宫殿内。皇帝又回到前殿坐朝。并于当天夜里颁布诏书称:”近来吕氏家族之人独裁专权,图谋大逆不道的事情,企图动摇刘氏的宗庙社稷,全凭将相、列侯和宗室大臣们共同把他们诛杀,都受到了应有的处罚。我初登帝位,宣布大赦天下,赐民户家长每人一级爵位,赏给女子每百户一头牛、十石酒,允许民众狂欢聚饮五天。”
孝文皇帝元年十月庚戌日,把原琅邪王刘泽改封为燕王。
辛亥日,皇帝正式即位,拜谒高帝庙。右丞相陈平被迁为左丞相,太尉周勃被升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升为太尉。那些曾被吕氏族人篡夺的原本属于齐国和楚国的封地,又都重新归还给了原主。
壬子日,命车骑将军薄昭前去代国迎请皇太后。皇帝说:”吕产自立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他们擅自假传皇帝的诏令命灌婴统率军队去攻伐齐国,妄图替代刘氏,灌婴屯留在荥阳而没有出击,和诸侯们一起谋划诛杀吕氏。吕产还想作乱,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用智谋夺回了吕产等人的军权。朱虚侯刘章首先追捕吕产等人。太尉亲自带领襄平侯刘通持着符节承受诏令进入北军。典客刘揭亲自从赵王吕禄那里夺得印信。加封太尉周勃一万户,并赐给五千斤黄金;丞相陈平、灌婴将军都增加三千户食邑,赏赐二千斤黄金;朱虚侯刘章、襄平侯刘通、东牟侯刘兴居都增加二千户食邑,赏赐一千斤黄金。典客刘揭被封为阳信侯,赏赐一千斤黄金。”
十二月,皇上说:”公正的法律,是用来禁止暴乱,引导人们向善的。如今有人触犯了法律并且已经被定罪受到惩罚,同时还会牵连到他无罪的父母、妻儿以及兄弟,以致被收为奴婢。我非常不赞成这种作法,你们应该讨论一下。”负责的官员纷纷表示:”民众不能自律,所以才制定法律来约束他们。亲人受牵连而被治罪,目的是为了那些想犯罪的人在心里对亲属的命运有所顾虑,因而不敢轻意犯法,这种作法在很久以前就施行了,还像以前那样便利。”皇帝说:”我听说法律正则民众就会诚实,惩罚适当则民众就会自觉用法律来约束自己。更何况治理民众而引导他们从善是官吏的责任。官吏如果非但不能教导民众向善,同时还要用不适当的法律来对他们进行惩罚,这反而害了他们,而让他们去行凶暴虐。还凭借什么来使他们不犯罪呢?我没有看到这样做的好处,你们再仔细想想吧。”负责的官吏都说:”陛下对民众施加大恩惠,功德无量,不是我们所能想像到的。臣等请求奉行皇帝的诏书,把那些规定让罪犯家人为奴等相连坐的律令。”
正月,负责的官员进言说:”早早地确立太子,是使宗庙得到尊奉的一项重大措施。请求皇帝确立太子。”皇上说:”我既是德行浅微,上帝神明尚未愉快地接受我的祭祀,天下百姓也还没有表示满意。现在我非但不能广泛征求天下贤德之人而禅位,却说要预先确立太子,这是让我更加失德啊。这叫我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啊?还是暂时把此事放放吧。”负责的官员说:”先确立太子,是为了尊重宗庙社稷,表示不会把天下忘记。”皇上说:”楚王是我的叔父。他年纪长,对天下义理多有阅历,明晓国家的大政体要。吴王是我的兄长。他为人仁惠并且乐善好施。淮南王是我的弟弟,以自己的才德来辅佐我。难道不能把帝位传给他们吗!还有那些王侯宗室兄弟及有功之臣,其中德义之人大有人在,如果能举荐有贤德的人来继承我无法胜任的事业,那是社稷神明的有灵,天下有福气。如今你们不举荐他们,却说一定要传位给我的儿子,人们会认为我忽视贤能有德的人而专意于自己的儿子,这不是为天下着想啊。我认为,这种作法很不可取。”负责的官员都坚决请求说:”古时候殷、周建立了国家,政权都安稳地持续了一千多年,古时候拥有天下的朝代没有哪一个能比得上这两朝更长久,殷、周就是采用了早立太子的方法。继承人一定是君王儿子,这由来已久。高祖亲自率领士大夫最先平定了天下,封建诸侯国,成为后世皇帝的太祖。诸侯王和列侯最初接受封国的人也都成为了该封国的始祖。子孙相继即位,代代相传,这是天下的大义,所以高祖制定这种制度以使海内安定。现在把应该确立的人抛在一边而改从诸侯和宗室中选取,这实在不是高祖的心愿。改议封立他人是说不通的。皇帝的儿子年纪最大的,又为人纯厚慈仁,请陛下您把他确立为太子。”皇上于是答应了他们的建议。因此恩赐全天下民众中每位应当继承其父亲职位的人一级爵位。封将军薄昭为轵侯。
三月,官吏请求皇帝封立皇后。薄太后说:”诸侯同姓,把太子的生母立为皇后。”皇后姓窦。皇上由于封立皇后的缘故,对全天下的鳏寡孤独穷困的人和年纪在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九岁以下的孤儿们都给予了一定数额的布帛和米肉的赏赐。皇上从代国前来,初即位,普施恩德,安抚天下百姓,诸侯及四方部族都融洽欢乐,于是就对那些随从他从代国前来的功臣给予了封赏。皇上说:”在大臣把吕家人诛杀而前来迎请我时,我有迟疑,臣下也都劝阻我,只有中尉宋昌劝我前来,才使我能保有奉事宗庙权力。应该把宋昌提升为将军,把宋昌封为壮武侯。其他六个随从我前来的人,官职都升至九卿。”
皇上说:”跟从高祖进入蜀和汉中地区的列侯共有六十八人,都再加封三百户。凡是跟从高祖的原官职在二千石以上的,颍川郡守刘尊等十人,都加封六百户食邑;淮阳郡守申徒嘉等十人,都加封五百户食邑;卫尉定等十四人,都加封四百户食邑。把淮南王的舅父赵兼封为周阳侯,把齐王的舅父驷钧封为清郭侯。”这年秋天,把原常山国丞相蔡兼封为樊侯。
有人劝导右丞相周勃说:”您本是诛杀吕氏族人、迎立代王为帝的主要策划者,现在又凭借着此功劳,授受最高的赏赐,处于尊贵的职位,估计要大祸临头了。”右丞相周勃听后就推说身体有病而请求免除职务。左丞相陈平独任丞相之职。
二年十月,丞相陈平去世,又重新任绛侯周勃为丞相。皇上说:”我听说古时候有一千多个建置诸侯国,他们分别守护自己封地,按时进贡;民众很少有劳苦,普天之下欢欣,找不出失德之处。现在列侯多在长安居住,远离他们的食邑,其国中的吏卒运送给养所需费用很多并且劳苦,可是列侯却又没有机会对国中民众进行教导和管理。应命令列侯到封国去。担任朝中职务和有诏书命令留下的诸侯,应派遣其太子回归封国。”
十一月晦日,发生日食。十二月望日,又发生日食。皇上说:”我听说,天生万民,为他们设置了养育治理他们的君王。如果君王失德,施行政令不公平,上天就会降下灾异以示警告他没有治理好国家。所以在十一月晦日,就发生了日食,谴责在天上出现,哪还有比这次更大的灾异呢!我奉承上天之命来保全宗庙,以一个渺小的身躯而依托在万民和诸侯之上,天下治乱兴衰,都由我一人承担,二三位执掌国政的大臣就好像我的手足。我下没有治理养育好众生,上又损害了日、月、星辰的光辉,我实在是严重失德。诏令到达后,你们全都要考虑我的过失,以及我不知道的,没看到的和没有想到的地方,希望诸位告诉我真实的想法。并且举荐贤良方正和敢于直言劝谏的人,来匡正我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因此大家要各自整顿各自的职任,一定要做到减省徭役费以便利民众。我既然无法做到远施恩德,因此总是担忧外族人会对我们进行侵犯,因此国境防备还在继续。现在纵然是不能把边疆屯驻的军队撤除,又怎么来命令军队加强对我的保卫,应当裁撤卫将军统领的军队。太仆所管现有的马匹留下够用就行了,其余的马匹一律交给驿站使用。”
正月,皇上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应当开辟籍田,我要亲自率先进行耕作,以供给宗庙祭祀所用的黍稷。”
三月,有关的官吏请求皇帝把皇子封立为诸侯王。皇上说:”赵幽王被幽禁而死,我很怜悯他,已经把他的长子刘遂封为赵王。刘遂的弟弟刘辟强和齐悼惠王的儿子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对国家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可以把他们封为王。”于是就把赵幽王的小儿子刘辟强封为河间王,把齐国的几个大郡分出并把朱虚侯封为城阳王,把东牟侯封为济北王,封皇子刘武为代王,皇子刘参为太原王,皇子刘揖为梁王。
皇上说:”古代的人治理天下,在朝廷设有旌旗,允许百姓站在它下面进献善言,还设有可以刻写对朝政批评意见的诽谤木,设置这些是为了通达治道以招来劝谏的臣民。现今法律中却有诽谤和妖言的罪名,致使众臣不敢尽情直言,君王也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如何才能把远方的贤良招来呢?应把这样的法律条文废除。有的臣民相约结誓诅咒君上而后又相互攻击告发,官吏认为此乃大逆不道。倘若臣民还有其他怨言,而官吏又认为是对朝廷诽谤。这只不过是小民们因愚笨无知而致犯下死罪。我认为没有可取之处,从现在开始,如果有人触犯了这条法令就不要治罪。”
九月,初次把铜虎符和竹使符发放给郡守国相用来作为发兵和出入征发的凭证。
三年十月丁酉晦日,发生日食。十一月,皇上说:”前一段下诏命列侯前往各自的封国,还是有些人推辞没有出发。丞相是我所尊重的大臣,由他来替我率领列侯前往封国吧。”绛侯周勃就被免去丞相的职位回到了自己的封地。太尉颍阴侯灌婴被任命为丞相。把太尉一职废除,其事务由丞相处理。
四月,城阳王刘章去世。淮南王刘长和他的随从魏敬把辟阳侯审食其杀死了。
五月,匈奴入侵北地郡,他们滞留在黄河以南的地区扰乱那里。文帝第一次临幸甘泉。六月,文帝说:”汉朝曾与匈奴相约为兄弟,使他们不要为害边境,所以运送赠给他们丰厚的财物。如今,右贤王离开他的国土,带领其部众,在黄河以南早已归属汉家朝廷的地区留居,这不是一般的变故,他们在靠近边塞的地区往来出入,捕杀吏卒,驱逐保卫边塞的蛮夷部族,使他们无法在原地居住,对我边塞的官吏恣意凌辱,侵入掠夺财物,傲慢无道至极,这违背了盟约。应发动边地官吏所统率的八万五千名骑士前往高奴,派遣丞相颍阴侯灌婴讨伐匈奴。”匈奴人离去,调发中尉部下精通骑射的士卒归属卫将军统领而驻扎在长安。
辛卯日,皇帝从甘泉前往高奴,因而亲自去了太原,召见以前做代王时的臣子,并给予赏赐。按照各自的功劳给予适当的奖赏,赐牛和酒给各个民众乡里。免除晋阳和中都地区的民众三年的赋税。文帝在太原停留巡游了十几日。
济北王刘兴居听说文帝要去代地,准备攻伐匈奴,就叛乱朝廷,率领军队准备袭击荥阳。皇帝于是下诏撤退由丞相率领去攻打匈奴的军队,任命棘蒲侯陈武为大将军,率领十万士卒去济北王进行讨伐。祁侯缯贺被任命为将军,驻守荥阳。
七月辛亥日,皇帝由太原回到长安,他下诏给有关的官员说:”济北王违背德义反叛朝廷,连累了官员和民众,是大逆不道。济北国的官吏、百姓和军队的士兵们如果有人在汉军还没有到达以前就主动反正,或者是率领各自的军队和据守的城邑投降汉军的人,全部把他们随从谋反的罪责赦免,并恢复其原有的官爵。离开济北王刘兴居而来投降朝廷的人,也赦免其罪责。”八月,济北王的军队大败,济北王被俘虏。济北王国那些随从济北王反叛的官吏和百姓被赦免。
六年,有关的官员上报说:”淮南王刘长把先帝的成法废弃,不听从天子诏令,居处不符合法度,出入效仿天子的礼仪,擅自颁行法令,伙同棘蒲侯的太子奇反叛,派人出使闽越和匈奴地区让他们发动军队,妄图以此来危害宗庙社稷。”群臣讨论后,都说:”刘长所犯的罪恶应当被判处弃市。”文帝不忍心用刑法惩办淮南王,于是就将其赦免,把其爵位废除而不再为王。群臣请求把刘长安置到蜀郡严道和邛都一带,文帝应允。刘长还没有到达处所,就病死在行途中。皇上非常可怜他。十六年以后,皇帝追尊淮南王刘长谥号为厉王,把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封为淮南王、衡山王、庐江王。
十三年夏天,皇上说:”我听说天之大道,祸患因为怨恨才起,福泽由于德义才兴。百官的过失,应当由我自己负责。现在负责秘祝的官吏把这些过失推卸给臣下,就更加显示出我缺乏仁义道德,对此我很不赞成,应当把这种做法取消。”
五月,齐国太仓令淳于公犯罪应当处以刑罚,诏令朝廷掌管牢狱的官吏将其逮捕并押送到长安。太仓令无子,生有五个女儿。太仓令将要被逮捕的时候,对女儿们骂道:”生孩子若不生儿子,遇有急难的时候就没有任何益处!”小女儿缇萦因自己不是男儿而伤心哭泣,就跟随父亲来到长安,上书道:”我的父亲身为官吏,齐中地区的人们都称赞他廉洁奉公,现今犯法理应受刑。我为那些死了的人无法复生,受刑罚的人再也没有有完整的肢体而痛心,即使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想法,他们也还是无路可走。我宁愿被取消名籍而成为官府的女奴,以此来抵赎父亲应当受刑的罪过,使他能够有悔过自新的机会。”这份上奏呈给天子,天子悲怜她的孝心,就下诏说:”我听说有虞氏的时候,用穿戴图画有特别花纹和颜色的衣帽的方法来区分罪徒的耻辱,而民众就能做到不犯法。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有了清明的政治局面。如今刑法列有黥面、劓鼻、刖足三种肉刑,可奸邪依然屡禁不止,过失在哪里呢?岂不是我的德行浅薄而教化不明吗?我深感惭愧。所以训导的方法不纯正就会使愚昧的百姓就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诗经》里说:’平易近人的官员,才是民众的父母’。现在人有了过错,不进行教育就加以刑罚,则即使有人想改过从善也没有机会了。我非常怜悯他们。施用刑罚以致将他们的肢体割断,把犯人的肌肤刻伤,一辈子都长不好,是多么令人痛苦而又不讲道德呀,作为百姓的父母,这怎么能合乎天下的父母心意呢?应该废除肉刑。”
文帝说:”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现在农民辛勤耕作却还要交纳租税,使务农和从事商业手工业几乎没有区别,本末不分,这大概是鼓励农耕的方法还不完备吧。应当免除农田的租税。”
十四年冬天,匈奴谋划侵入边境进行劫掠,进攻朝那塞,把北地郡都尉孙卬杀死。文帝于是派出三位将军率兵分别驻扎在陇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被任命为卫将军,郎中令张武被任命为车骑将军,驻扎在渭河以北地区,一共有千辆战车,十万骑兵。文帝亲自对军队进行慰劳,部署军队,申明训令,奖赏全军将士。文帝准备亲自率兵反击匈奴,群臣劝阻,一概不听。皇太后坚决阻拦文帝,文帝这才罢休。于是就任命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内史,栾布为将军,命他们率军攻打匈奴。匈奴逃跑了。
这年春天,文帝说:”我有幸得以执掌祭祀的牺牲、玉帛来祭祀上帝、宗庙。登上帝位,到现在已经十四年了,历时已经很长时间,让我这样一个不聪敏又不贤明的人长久地治理天下,感到非常自愧。应当广泛增设祭祀的墠场和玉帛。从前先王远施恩惠而不求报答,遥祭山川却不向神灵为自己祈福,尊贤抑亲,先想到臣民而后考虑自己,圣明到了极点。如今我听说主持祭祀的祠官在祈祷的时候,全都为我一个人祈祷福乐,而不是为百姓祈福,我为此深感渐愧。凭着我这样寡德,却独自享受神灵的降福,而百姓却不能与我共同享受,这就加重了我的失德。现在命令祠官祭祀时只要向神灵献上敬意,不要再为我个人祈求什么。”
这时,北平侯张苍担任丞相,刚刚明确了新的律历。鲁人公孙臣上书陈奏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终而复始以象征王朝兴替的五德终始学说,说现在正处于土德,土德的应验是将会出现黄龙,应当更改历法、修定服色等制度。文帝把此事下交给丞相商议。丞相张苍经过推算认为现今是水德运行,才明确把冬十月作为岁首,崇尚黑色,认为公孙臣的说法不对,请求文帝予以否决。
十五年,在成纪县出现了黄龙,文帝重新召来鲁国的公孙臣,任命他为博士,让他申明当今应为土德的道理。于是文帝下诏说:”有奇物神龙出现在成纪,没有伤害百姓,今年又是个丰收年。我要亲自到郊外祭祀上帝和诸神。礼官们商讨此事,不要因为怕我劳累而有所隐讳。”负责大臣和礼官们都说:”古代天子每到夏天就亲自到郊外祭祀上帝,所以叫做郊祀。”于是文帝初次来到雍,对五帝进行郊祭,在夏初四月向天帝致礼。赵国人新垣平凭着自己擅长望云气而知凶吉来进见文帝,因而劝导文帝在渭城建五帝庙,并预言这能引出周朝的传国宝鼎,还会有奇异的美玉出现。
十六年,文帝亲自到渭阳五帝庙郊祭,仍在夏天向天帝致敬,崇尚红色。
十七年,文帝得到一个玉杯,其实此玉杯是新垣平为欺骗文帝而专门派人献上的,玉杯上刻有”人主延寿”四个字。于是文帝诏令改这一年为元年,下令天下民众聚会宴饮。当年,新垣平欺诈的事情被发觉,被诛灭了三族。
后元二年,文帝说:”我德行浅薄,不能施恩德于远方,所以致使境外的一些国家总是侵扰生事。边远地区的人民生活无法安定下来,内地的民众辛勤劳苦一刻都不得闲,这两方面的过失,都是由于我的德行不够深厚,惠及不到远方。最近接连几年,匈奴都来边境骚扰,杀害我们很多官吏百姓,边境的官员和将领又不能理解我的心意,以致加重我的失德。这样长时期结下怨仇,兵祸不曾间断,各国怎么可能得到各自的安宁呢?现在我早起晚睡,日夜操劳国事,为天下百姓忧虑,惶惶不可终日,没有一天心里不想这些事情,所以我不断地派出使者,多到在路上礼帽车盖前后相望,车子的辙迹道道相连,目的就是让他们向单于表明我的意愿。现今单于已经重新回到原来友好相处的道路上来了,考虑国家的安定,为了天下百姓的利益,主动与我相约,完全抛弃细小的过失,共同选择走和平的道路,结盟为兄弟,以保全天下善良的民众。和亲的协议已经确定,就从今年开始。”
后元六年冬天,匈奴三万人入侵上郡,三万人入侵云中郡。文帝任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在飞狐口驻扎;任原楚国丞相苏意为将军,在勾注山驻扎;命将军张武在北地郡驻守;任河内郡郡守周亚夫为将军,在细柳驻军;任宗正刘礼为将军,在霸上驻军;命祝兹侯徐悍在棘门驻扎,以防备匈奴。几个月后,匈奴人退走,这些军队也就撤回了。
这一年天下大旱,发生蝗灾。文帝施恩于民:下诏命诸侯不必向朝廷进贡,把民众开发山林湖泊的禁令解除,宫中各种服饰、车驾和狗马都适量地进行了缩减,裁减朝廷官员,打开粮仓救济贫苦民众,允许平民百姓出钱粮来买卖爵位。
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即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一样都没有增加过。凡是存在不利于百姓的事,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文帝曾经想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计算了一下,结果得知造价相当于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就是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的宫室,尚且常常怕有辱于先帝,如今还建造高台做什么呢?”文帝平时身穿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即使是倍受宠爱的慎夫人,他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帏帐也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种俭朴的方式来为天下人做榜样。文帝规定,自己的的陵墓霸陵,全部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也不必修得高大;要节俭,不要扰乱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文帝却把他的兄弟召来,使他们显贵,以德报怨。尉佗于是就把帝号取消,主动向汉朝称臣。汉与匈奴结约和亲,匈奴却违背盟约进行入侵劫掠,而文帝却只是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准发兵深入匈奴境内,因为他不想给百姓带来烦扰和劳苦。吴王刘濞推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趁此机会赐给他木几和手杖,以表示考虑到他年岁已高,可以免去进京朝觐之礼。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谏言说事,即使非常尖锐直率,文帝却总是宽容采纳。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收受别人贿赂,东窗事发,文帝就从皇宫的仓库中取出金钱来赐给他们,以此来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把他们交给执法官吏处理。文帝一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所以天下富足安定,礼义兴盛。
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文帝在未央宫去世。遗诏说:”我听说天下万物萌芽生长,最终都躲不过一死。死是世间的常理,万事万物的自然归宿,没有什么值得过份悲哀的!现在的人们都想长生不想死去,死后人还要厚葬,以致耗尽家产;加重服丧以致损害身体。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取之处。况且我生前德行浅薄,没有给百姓带来多少好处;现在死了,再让百姓加重服丧来长期哭吊,遭受严寒酷暑的折磨,让天下的父子为我哀伤,让天下老幼心灵为此受到损害,减少饮食,中断对祭祀鬼神,其结果让我更加严重失德,我如何向天下人交待呢!我有这个荣幸以保护宗庙,以我这渺小的身躯依托在天下诸侯之上,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全凭天地的神灵,社稷的福气,才使国家安宁而无战乱。我不聪敏,时常担心行为有过失,使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受羞辱;时间长久了,总是担心不能维持到最后。现在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将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这么不贤明,却还能得到这样的结果,我认为这已经很好了,还悲哀什么呢!现在诏令全国官员和民众,接到诏令后,哭吊三日就把丧服除去。不要禁止娶妻、嫁女、祭祀、饮酒、吃肉。参加丧事、服丧哭祭的人,都不用赤脚。用以服丧的麻带不要超过三寸宽,不要陈列车驾和兵器,不用让民间男女到宫殿哭祭。宫中应当哭祭的人,只需早晚各哭十五声,行礼完毕就停止。如果不是早上和晚上哭祭的时间,则不要擅自哭泣。下葬以后,按丧服制度规定要服丧九个月的大功只服十五天,要服丧五个月的小功只服十四天,要服丧三个月的缌麻只服七天,期满就脱去丧服。其余不在此令中的相关事宜,都参照此令办理。将此诏令通告天下,使天下人都明白我的心意。葬我的霸陵周围山水要保留其原貌,不要有什么改变。后宫夫人以下直至少使,全都准许他们回娘家。”朝廷任命中尉周亚夫为车骑将军,任命典属国徐悍为将屯将军,任命郎中令张武为复土将军。征调京城附近各县一万六千名现役士卒,又征调内史所统辖的一万五千名京城士卒,去做安葬棺椁的挖土、填土等工作,由将军张武统领。
乙巳日,文帝葬在霸陵,群臣叩首至地,奉上谥号,尊称为孝文皇帝。太子刘启在高庙继承皇位。丁未日,承袭帝号为皇帝。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下诏给御史说:”我听说古代的帝王,建有取天下之功的被称为’祖’,保有治天下之德的称为’宗’,按照各自的规矩制定礼仪音乐。我还听说歌用来颂扬德行,舞用来显扬功绩。在高庙举行献酒祭祀,演奏《武德》、《文始》、《五行》等歌舞。在孝惠庙举行献酒祭祀,演奏《文始》、《五行》等歌舞。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关卡桥梁,四方畅通,边远地区也不例外。把诽谤有罪的法令废除了,把肉刑取消,赏赐老人,收养抚恤鳏寡孤独等贫苦的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他杜绝各种嗜好,不收受臣子进献的贡品,不谋求一己之私利。处治罪犯不株连家人,无罪之人不予诛罚。把宫刑废除,并放出后宫美人,非常看重那些使人断绝后代的事情。我不聪敏,对孝文皇帝的一切还了解的不够透彻。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但孝文皇帝却亲自实行了。他显赫的功德比得上天地,恩惠又遍及四海,天下人都得到了他的好处。他的光辉好比日月,可是祭祀时用的歌舞却与他不相称,为此我深感不安。应当为孝文皇帝庙制作《昭德》舞,来使他的美德得以显扬。然后把祖宗的功德载入史册,流传万代,永远都没有穷尽,我认为这样做很好。此事由丞相、列侯、中二千石级的官员和礼官共同制定出礼仪,然后上报给我。”丞相申徒嘉等人说:”陛下始终不忘孝亲之道,制作《昭德》之舞来显扬孝文皇帝的显赫功德,这都是我们这些愚钝的臣子所想不到的。我们恭敬地建议:世间取天下的功劳没有比高祖大的,治天下的功德没有比孝文皇帝大的,高祖庙应当作为本朝帝王的太祖庙,同时孝文皇帝庙应当作为本朝帝王的太宗庙。后代天子应世代祭祀这两座庙。各郡各国诸侯也应为孝文皇帝建立太宗庙。每年朝廷举行祭祀的时候,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时派使者来京陪侍天子祭祀,每年都要奉祭太祖太宗庙。请把这些规定写入文献,并公布于天下。”景帝下制说:”可以。”
太史公说:孔子讲:”一定要经过三十年的治理然后仁政才见成效。好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也才可以清除暴乱,废除刑杀。”这话真是太对了!汉朝从兴起到孝文皇帝历经四十多年,德政可以说是达到了鼎盛。他非常谨慎地改正朔、易服色、行封禅,只是谦让的德政到现在还没有最后完成。这难道不正是仁吗?
上一章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