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夭寿!朱元璋要提高俸禄!

东阁。

安静得有些恐怖。

只有朱元璋翻阅奏折的声音响起。

“这…”

李善长、胡惟庸三人面面相觑,都搞不清楚朱元璋这是什么意思。

明明朱元璋诏他们三人前来议事,可此刻却一言不发,着实古怪。

李善长心头有些警觉,开口道:

“圣上…”

可还没有开口说完。

朱元璋的幽冷的话语便响了起来。

“昔日曹孟德曾说,宁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

“三位爱卿,不知朕可曾负尔等?”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此话一出,三人顿感五雷轰顶。

“陛下息怒!”

三人战战兢兢跪倒在地。

李善长和胡惟庸心惊肉跳,额头上冷汗涔涔。

曹操!

大汉的奸相!

朱元璋这话在胡惟庸听来,显然是在暗示他,心头诚惶诚恐。

而在李善长看来,同样也是如此。

他是朱元璋的“萧何”,萧何是大汉的丞相,而这时候提曹操…

帝心如海,深不可测。

谁知道这时候朱元璋在想什么,先表明态度才是最佳的。

“陛下恩德,老臣百死不敢忘,绝不敢有负皇恩啊!”

随着李善长开口,胡惟庸和户部尚书赵好德也急忙跟着表态。

尤其是胡惟庸,言语间满是对朱元璋的彩虹屁,就差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朱元璋面无表情看着这一切,尤其面对胡惟庸时,眼底深处闪过一道幽芒。

升迁宰相以来,胡惟庸野心越发膨胀,草菅人命,结党营私。

此刻的朱元璋已然警觉到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他不想将烂摊子交给朱标。

可无奈胡惟庸办事能力确实不错,他这才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都看看吧…”

奏本落地的声音,顿时令三人惊得一颤。

李善长赶忙捡了起来,但看到里面的内容,本就老迈的脸色顿时被吓到发白。

胡惟庸也是如此。

“这…”

作为户部尚书的赵好德,顿感双眼一白,差点背过气去。

宗室食禄竟会膨胀到这个地步,岂不是将大明往火坑里推?

虽然俸禄是朱元璋定的,可他们能说这是皇帝错了?

君之过,便是臣之罪。

“你们三人,一个是辅国柱石,一个是朝廷丞相,一个是户部尚书…”

“出了如此巨大的纰漏,你们竟没有一人吱声,若非太子及时察觉,不知会酿成多大的祸事!”

朱元璋眼中杀意冽冽,冷斥道:

“告诉咱,你们到底是真不知,还是故意知情不报!”

“卿想看着咱的大明走向覆灭不成?”

此话,杀人诛心。

“陛下息怒,臣等绝非隐瞒不报,也是今日才知道此事蹊跷。”

“是啊,陛下,臣胡惟庸对大明忠心耿耿,恨不得盼大明与日月同辉,岂会干出不利于大明的事?”

“陛下,臣身为户部尚书,疏忽失职,请陛下降罪!”

“……”

三人皆是重臣,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们怎么可能没责任?

李善长三人心惊肉跳,头挨着地面,恐惧到不敢抬起半点。

“大明若是亡了,尔等死不足惜!”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压住了几分怒火。

“起来!”

“你们三人罪责难逃,咱自有处置。”

“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此事,都给朕好好想想!”

三人告恩起身。

李善长和胡惟庸二人眼神忽明忽暗,不知在想什么。

怎么办?

俸禄太多,那就再削减一些呗。

或者压缩爵位继承等级。

然后再废除最低等奉国中尉不降爵的律例。

在相位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李善长和胡惟庸怎么可能不知道处理办法。

可这样一来,就动了皇族宗室的利益。

那些藩王虽然明面上不敢反对,可暗地里绝对恨死提出之人,恨不得杀之后快。

李善长二人明白,朱元璋这是在找替罪羊!

“陛下,臣以为…”

赵好德率先开口,可还没说完,就被朱元璋打断。

“你身为户部尚书,胡惟庸是你的顶头上司,又是当朝的宰相…”

“难道说,你比他还高明,是咱看走了眼不成?”

赵好德语滞,只得将到嘴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陛下!

这是在逼我开口!?

知道朱元璋这次异常生气,而且已经对自己这个宰相不满,胡惟庸只得自己站了出来。

“陛下!”

“为大明江山万年之计,臣恳请陛下,削减爵位食禄!”

胡惟庸声音昭昭,看不出半点怨愤。

不知道的,看他眼神坚毅,视死如归的模样,还以为他是难得的忠臣。

朱元璋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回道:

“惟庸啊,削减食禄,可不是一件小事…”

胡惟庸咬了咬牙,“为了大明的江山,此事刻不容缓,请陛下三思!”

“皇族宗室如此,臣身为人臣,更应该替皇室分忧。”

“臣愿意自降一半俸禄,请皇上恩准!”

嘶~

李善长和赵好德二人齐齐倒吸一口冷气。

后者是惊的,因为大明如今正一品年俸900石,从九品50石,标准已经很低。

要是再降一半,很多官员都难以维持生计。

李善长眼睛瞪得和牛眼,也是惊得不行。

大明国库空虚,朱元璋忙着搞钱,去年才搞出了宝钞,想要收拢民间的银钱。

他没想到,胡惟庸如此会语出惊人!

自降一半俸禄?

这话简直说到朱元璋心坎里去了。

想他追随朱元璋多年,胡惟庸这记马屁拍的,已经有他几分火候!

“陛下不可。”

生怕朱元璋答应,赵好德赶紧站了出来,沉声道:

“若是宰相自降一半俸禄,文武百官又该如何?”

“臣作为户部尚书,自然希望国库充实,可我朝官员俸禄实则并不高,若再降一半,恐会令朝野震荡啊!”

朱元璋头脑一清,顿时惊醒过来。

若非他想起许易所言,大明清官要卖女儿凑返家之资,甚至连棺材都买不起,恐怕头脑一热,真会答应胡惟庸的请求。

让清官过苦日子?

让贪官大鱼大肉?

他朱元璋丢不起这个人!

朱元璋厉声道:

“今日起,降俸一事不可再提!”

“若府库富余,官员俸禄还可相应调整提高。”

赵好德感动得差点流泪,连忙拜谢。

“陛下圣明!”

“……”。

哈?

陛下说提高俸禄?

胡惟庸一脸懵逼,感觉跟做梦一样。

????

我这精准的马屁,拍到马蹄上???